关于压货问题,有两种极端的想法:一是将产品压到经销商仓库,给经销商压力,让其推动整个渠道的压货销售;二是企业干脆取消销售任务,在消费者上面做文章,建立场景进行消费者沟通和教育,进而从C端的需求满足B端的销售。
我认为这两者都不可取,前者是实干派的做法,后者是学院派的做法,企业需要在生存和发展之间做平衡,就必须做到权衡利弊,张弛有度。所有合理的货需就是压货的第一步。
招商总监走访目标市场招商、考察市场、拜访经销商,一旦确定了合作意愿,就会谈到首批打款的问题,打款多少?发什么货?第一次很关键,处理不好很容易就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数字化货需尤为关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货需。
1.首批铺货网点及网点属性定义占比
对于空白市场而言,首要工作当然是新店的开发,开发多少个?开发进度如何规划?计划首月合计开发多少个网点?这些目标网点各渠道属性的占比?
每一个数字都要经过市场充分调研确定更加贴合实际情况,这是货需测算的第一步。
2.不同渠道属性进店SKU种类和数量
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属性,网点选择是本质是目标消费者的集散地,企业制定产品目标消费者图像,不可简单描述为几岁到几岁的年轻人,要精确到比如性别、年龄、收入、兴趣爱好、活跃时间,居住地等。
要选择与网点属性最匹配的产品,首次进店SKU不是越多越好,是动销可能性越大越好,宁可卖断货,不压店库存,此时要根据不同的网点属性确定进店的SKU的种类和数量,这是货需测算最重要的一步。
3.计算货需,减去费用得出打款金额
这一步比较简单,打款金额就是不同网点数量×不同网点进店SKU种类×不同网点SKU数量,合计得出结果。
此时要注意厂家支持的费用,前期企业会给出较大支持,这部分货需不可小觑,实际打款金额要去除这部分。
总结:关于数字化货需是不是感觉简单,其实难点是在市场的深入调研,了解市场就不难做出精准的产品需求。
顺便提醒大家一句:有些专家会将数字化转型神秘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和名词,其实只要记住一句销售老话——“一切用数字说话”,便可顺利踏入转型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