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到底在赚哪些钱——给经销商算算经济账

业务人员最容易出现的幻觉就是把经销商的钱当成自己的钱,把经销商的仓库当成自己的仓库。在众多的压货手段中,最令人不耻的就是为达成月度销售任务,不经客户同意,直接代替客户向公司直接下单。这种不管产品能不能销售出去,先把当期的任务完成的思想,导致某些公司的库存转移到了经销商的仓库、在区域不适销的产品硬生生地变成了经销商的库存。

渠道有蓄水池功能,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你排出的水里,含有泥沙等杂质,迟早会把蓄水池堵死。从根源上说,如果要提升客户的库存质量,首先要解决进货决定权在谁手里的问题。进货决定权能在谁手里?当然是在经销商的手里!就是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实际执行中,都会变样走形。一部分喜欢做甩手掌柜的经销商,尤其是面对大品牌的业务人员时,可能会将这最重要的权力拱手让给基层的业务人员。

进货权的回归,要将权利与义务对等,让经销商学会对自己的仓库负责,只有对自己仓库负责的经销商,才会对自己经营的品牌负责。

管好了进货权,我们怎么帮助经销商管好库存呢?各类营销书籍的库存指标那么多,如果要逐一管好,岂不要累死?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销商管理经验,总结了经销商库存管理的“四率一低”指标,基本上可以很完整地测量库存状态。

 

表6-8 “四率一低”指标

 

监控目的

指标

公式

备注

投入量

最低库存

日均出货×(订货间隔+到货间隔)+日安全库存

日安全库存:在一定满意度下的日出货标准方差

产出量

存货投资毛利回报率

期间毛利÷[(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流动性

存货周转率

期间出货总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前面已有介绍

结构性

产品动销率

产品累计销售数量÷产品期末库存数量

前面已有介绍

客户满意度

缺货率

期间缺货次数/期间下单次数

 

 

由于前面已经介绍过存货周转率与产品动销率指标,我们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主要重点介绍最低库存、存货投资回报率、缺货率三个指标。

 

最低库存

 

最低库存的基本公式如下:

 

最低库存=日均出货×(订货间隔+到货间隔)+日安全库存

 

三个指标中,最低库存的理解难度稍微大一点,当然,主要的障碍在日安全库存的理解上。通俗一点讲,日安全库存就是订货、到货这段时间内,每天出货量与日均出货量之间的差值。用专业术语来讲,统计学上把订货需求的分布认定为服从正态分布,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每天订货量与日均订货量的差值落在安全库存的范围内(标准方差的计算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介绍公式)。

 

某经销商经营的M品牌产品,考虑每次订货后到货时间为2天,故该经销商每次订货间隔为3天,随机抽取该经销商某月30天日出货数据如下表(表6-9),请确认该经销商的最低库存。

 

表6-9 某经销商30天日出货数据(单位:千元)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30

25

26

34

44

20

35

19

30

36

42

24

32

45

45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9日

30日

36

24

28

27

32

36

15

24

38

26

30

42

18

24

26

 

第一步,计算日安全库存:

我们假设,经销商的库存服务目标是在确保95%的订货满足率的情况下,制定日安全库存。即下线客户下100次订单,有95次都能有100%的库存满足需求。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到日出货平均值 ≈30.43(千元),

 

则日出货标准方差= =8.24(千元),通俗地说,这是日出货量与平均值的波动值,是对平均出货产生影响的根源。

F(Z)=95%,可通过查“正态分布表”(见附表二),得到Z=1.96,直白地说,这其实是对日出货与平均值的波动值给予的一个修正值。

日安全库存=日出货标准方差×波动修正值(Z

=8.24×1.96

=16.15(千元)

第二步,计算间隔期内,以日出货平均值为标准的未经修正的最低库存量:

未经修正的最低库存=日均出货×(订货间隔+到货间隔)

=30.43×(2+3)

=152.15(千元)

第三步,计算修正后的最低库存:

最低库存=未经修正的最低库存+日安全库存

=日均出货×(订货间隔+到货间隔)+日安全库存

=152.15+16.15

=168.3(千元)

则该经销商经修正后的最低库存,建议设为不低于16.83万元。

 

存货投资回报率

 

业务团队对存货投资回报率的监控,目前主要还是指存货的销售毛利回报,而非净利。这是因为很多经销商财务制度都不是十分规范,很多隐性收入和隐性支出都无法列支到财务报表上。所以对经销商的利润监控,销售人员涉及到的指标主要还是毛利指标。我们以表(表6-6)为例,看看存货投资回报率的基本公式。

 

存活投资回报率=

=130270/(91600+69500)÷2

=161.73%

 

小贴士:存货投资回报率是唯一监控经销商库存利润回报的指标,前期销售形成的当期退货,是否要冲减当期销售额,每个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这个标准一定要稳定,不能随意调整,至少在年度内统计标准要一致。

 

缺货率

 

对于厂家来说,经销商的最大价值就是销售下线网络。下线对上线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事实上是经销商和厂家谈判最重要的筹码,经销商的“让下线满意”与厂家的“让消费者满意”的目的如出一辙。在库存指标中,缺货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缺货率=期间未能满足的订单次数/期间总共接单次数

 

缺货率公式计算起来非常简单,难点在于如何操作。

首先,对“未能满足”标准的定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经销商定义:下线客户下单,仓库里没有现货就定义为“未能满足”;而有的经销商定义为:24小时或48小时内,未能将货物发出定义为“未能满足”。

其次,对接单次数的统计。由于很少有经销商手工记单,缺货次数的统计、录入、分析都无法及时处理,导致缺货率的监控名存实亡;即使采用电脑接单和录单的经销商,由于接单员在接单过程中,为避免无用功,会减少录“无效单”(即仓库无货不能形成实际发货的订单)的次数,导致记录下来的缺货单数较实际的缺货单数偏少,甚至转而推荐其他产品进行替代的情况,都会掩盖真正的缺货产品数量和缺货次数。

 

小贴士:缺货率统计的难点在于真实数据的统计,所以业务人员要监控经销商的缺货情况,首先要和经销商统一统计标准和方法,并对比定期提取数据与走访下线客户时反馈的情况,将结果和问题及时与经销商代表,尤其是经销老板沟通,让这个数据揭示缺货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