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犯他人权益,造成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损害,依法应承担给予对方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一般分为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等。
关于财产赔偿,根据行为人应承担责任的轻重、造成损害的程度,可给予被侵害人全部赔偿、部分赔偿、加倍赔偿等。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但约定违法,则约定无效;没有约定按照相关法律执行。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有明确的应依法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十七条规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规定: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在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对应的法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