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国奠基:尼赫鲁总理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领域的开拓

1947年,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尼赫鲁等民族主义领袖的带领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终于迎来了印度的独立和新生。印度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印度历史光辉的一页,印度人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图2-1 甘地和尼赫鲁

作为新印度的最高决策者,尼赫鲁总理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民族独立、寻求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印度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废除土邦王公的封建特权,确立议会民主制,建立统一的世俗民主共和国;经济上,废除柴明达尔制,接管英国殖民政府主管的企事业,实行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工业化等政策,使印度初步改变了独立初期的殖民地经济结构,走上了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社会生活方面,废除不可接触制,提高妇女地位,实行农村建设,向“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迈进;外交上,奉行和平独立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和平。

这些措施既维护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也奠定了现代印度内政外交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则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尼赫鲁思想。尼赫鲁思想是当代印度民族主义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由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外交思想五部分组成。

尼赫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综合型的整体人生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这种哲学的特征和基调在于:不刻守某种一成不变的学说或主义,而是在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各种思想学说中进行综合与摘取,吸收有助于解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想资料,甚至将相互冲突或歧异的价值和目标协调起来,使之结合成某种有机的整体,达成某种和谐,寻求外在物质生活与内在精神生活相协调,科学与伦理相结合,变革与延续相统一,新与旧相一致。

尼赫鲁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世俗民主共和国。尼赫鲁的世俗观与西方意义上的不同,它是典型的印度意义上的世俗观,它不仅主张政治非宗教化,更多的是强调印度民族大家庭中各教派之间的平等共处。尼赫鲁的民主观根植于西方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同时也受到甘地主义的影响,其中心内容就是主张议会民主制。世俗与民主观念构成尼赫鲁政治立国的两大基本原则,也是尼赫鲁对印度政治生活的重大贡献。

尼赫鲁的经济思想是融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某些基本要素而成,以混合原则为核心,以计划原则为途径,以工业化和工农业协调发展原则为步骤,旨在争取印度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经济思想。尼赫鲁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不仅奠定了当代印度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为新生的民族国家在探索其发展道路的征程中树起了楷模,即既不全盘接受社会主义,也不全盘接受资本主义,而是在本民族传统基础上对二者进行融合,走所谓“第三条道路”或“中间道路”。

尼赫鲁的社会思想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类型的福利国家”,尼赫鲁将其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福利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一切人都享受平等的经济权利和机会的无阶级社会”。实际上,它是费边主义、马克思主义、甘地主义和福利国家论的混合物,其基本要素有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社会正义与平等;精神和道德的提高;和平与民主的社会变革方法。

尼赫鲁外交思想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争取世界和平与合做斗争历程的产物,维护印度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构成尼赫鲁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主要动机。尼赫鲁外交思想基于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信念:一是民族利益与国际利益的辩证统一;一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和谐结合。和平独立的不结盟主义是尼赫鲁这一信念的集中体现,是尼赫鲁外交思想的典型特征。其要点为: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或任何国家间军事同盟,特别是不介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一切国家,不论是结盟还是不结盟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和平共处;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斗争;反对战争,调解冲突,扩大不结盟区,维护世界和平。

尼赫鲁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殖民统治、维护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色彩和反对封建残余、争取民族自由的民主主义气息。此外,甘地主义和社会主义特征在尼赫鲁思想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尼赫鲁思想是现代印度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建设的斗争历程中不断探索和形成的,它反过来又给民族独立运动和国家建设以影响和指导。

尼赫鲁思想是印度人的一笔珍贵遗产,尼赫鲁所采取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是印度人的一笔无价财富,是现代印度的立国之本,它至今仍对印度人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