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期限性是目标的又一特性,任何目标计划的达成时间都是有有时间限制的。比如计划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本书初稿5次修改,在2018年2月28日前交给博瑞森管理图书出版。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2月28日就是一个确定的阶段时间限制。如果目标没有时间限制就没有办法进行考核,还有可能造成考核的不公平。有时候经常出现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不同,上司着急得要命,但下属却不知道,到头来往往是上司可以暴跳如雷,指手画脚骂个痛快,而下属满肚子的委屈。这种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的方式也会造成考核的不公正,不仅伤害相互之间工作感情,还会严重打击下属的工作热情。
特别提醒:任何目标的设置都要具有时间限制,绝不可遥遥无期。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和事情的轻重缓急,层次要清楚,详细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阶段时间要求,然后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随时了解员工工作状态,以方便对下属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工作计划方案。
(五)目标关联并网络化
目标的关联协调是指实现此目标会关联到其他目标的实现状况。如果目标之间没有关联性,也没有协调性,就算实现了前面的目标,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甚至不协调,或者相关联程度很低,那么达成或者实现这个目标的意义也不大,也不可能给公司或者组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如2017年11月马云说过一句话:“我希望给我一个镇,哪怕一个乡的领导给我干,我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是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这就是目标的关联性。因为每一个工作目标的设定,是要和岗位职责相关联的,不能跑题。在北京、上海开出租车的司机,让他们学点英语以便接待外国客人的时候用得上,这时候提升英语水平和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就有关联,即学英语这一目标与提高服务工作水平这一目标直接相关。若你让他们学习函数和化学周期表,就严重跑题了,因为出租车司机学习函数和元素周期表这一目标与提高出租车接待服务工作水平这一目标的相关度非常低。
目标这一主体,因为关联性,使目标具有网络体系体验化的特性,这一点等5G时代到来时大家应该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因为目标体系是从整个组织的整体观来考察组织目标的,目标网络则是从某具体目标的实施规划的整体协调方面工作的,各个分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各种目标不相互关联、不相互协调或互不支持,那么组织成员会出于私利而采取对本部门有利而对整个公司不利的途径。
目标关联网络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和计划并非是线性的。也就是说,并非是一个目标实现后就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而是目标与规划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网络体系。二是组织中的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也就是在制定目标时必须考虑目标的全局和协调。三是组织中的各部门在制定部门目标时,必须与其他部门相关联协调,不能各自为政。四是组织制定各自的目标时,必须与许多限制、约束因素相互协调。
(六)目标系统指标多样化
组织目标总的来说只有一个。所谓目标的多样性是指总目标不同侧面的反映,或者总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全面反映,但层次比较清晰。企业的总体目标是多重的,即使是组织的主要目标,一般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包括一定的利润率;继续开发专利产品的科研重点;发展和实行股份制;通过企业留利和银行贷款来扩大再投资;把产品销往全球市场;确保优质产品的竞争价格;在同行业中取得主导地位等,每一个方面都还有更具体的目标,比如利润率方面可能包含产品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投资报酬率等目标。
组织目标系统的多样性除了体现在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方面,还体现在组织中既有明确目标,也会有模糊目标。管理企业就是需要在多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这就要求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做出判断,寻求某一个唯一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企图寻求一种“灵丹妙药”来替代自身的判断和分析,但事实上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而且十分愚蠢。
因此,了解目标的多样性,有助于说明管理人员正确地确定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作用。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如果把盈利目标确定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是很危险的。过分强调单一的目标,会过多地考虑眼前的行动而忽视明天的利益。只强调利润或者只强调销量,就会错误地将管理人员引导到他们有可能危及企业生存的地步。一般来说,企业为了获得今日的市场今日的利润,往往都会赌注未来的利益,队伍会推销最易销售的产品系列而忽视明日市场的产品;企业会削广告投放、削减研究、削简促销、消减人力成本和其他可推迟投资项目的费用,最终都是为了比较全面地考虑组织的经营目标,于是才有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营目标体系的概念。
(七)目标信息及时回馈
目标信息回馈是把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置、目标的实施情况不断地回馈给目标设置和实施的参与者,让参与者及时知道组织对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贡献情况,做到结果信息互通,方便管理者及时纠偏。如果建立了目标再加上回馈,就能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
企业组织不仅要重视目标信息回馈工作,还要随时了解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协调,才能使目标顺利实现。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目标工作进行回馈的效果最好呢?我认为需要重视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目标工作进度表和工作质量联系单”来及时反映工作质量和服务协作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个部门与另一个部门之间发生工作纠纷时,目标管理部门就能从“建立目标工作进度表和工作质量联系单”中及时了解到详细情况,加强对目标实施动态的了解。经过及时深入调查,尽快解决,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
二是在对目标进行纠偏时,通过“修正优化目标方案”来调整目标,包括目标细分项目、原定目标、修正目标及具体修正原因等,并规定在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修改目标时,责任部门必须填写“修正优化目标方案”提交企业管理部门或者主管,由管理部门或主管提出意见,交主管批复后方能进行目标优化修正。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使企业各部门从过去等待问题找上门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积极寻找和解决问题的主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