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市值有两种简易的计算方法:市值=股价x股本=利润x市盈率。
由上述公式可见,企业的市值分别取决于于四个最主要的变量:股价、股本、利润、市盈率。在这四个变量中,股价与股本、利润与市盈率分别呈反比例关系。所谓反比例关系就好比跷跷板,此消彼长。但是你同样会发现,企业的市值与这四个变量都呈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涨跌,都会引起企业市值的同向涨跌。
根据上述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推演,做大市值有四种路径:
第一是做高股价。做高股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实在在做大产值、增加利润,另一种是增加股本的流动性,造成供不应求,拉高价格。前者等于做大肥皂,后者则是制造肥皂泡。
第二是增扩股本。增扩股本的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分拆股本,把一股拆成两股或者拆成十股;第二种是老股东转赠股本,例如每十股转赠五股,不过转赠股权需要动用资本公积,等于用给股东送股的方法代替分红;第三种方法是定向增发融资;第四种方法是定向增发并购。后两种方法都属于增资扩股,只不过前者是用增发的股票置换现金,后者是用增发的股票置换资产。增扩股本虽然难免在除权之后拉低股价,但是股价降低会促进交易的活跃,增加股权的流动性,从而间接推动市值提升。
第三是增加利润,这是直接做大市值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上述影响企业市值的四个要素中,利润和股价之间具有最强的相关性。不过若考虑动态因素,增加利润也是需要筹划的,最好是让企业的利润保持一个均匀的增长幅度。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能够维持每年增长一倍,那么它的市值的年均增长幅度就会远远超过一倍,因为确定的乐观预期会同时增加股票的市盈率,让两个因素合力产生叠加效益。可是如果你第一年让利润增长了百分之二百,而第二年只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尽管平均下来年均增长率也超过了百分之百,但是对市值增长的推动效果就远不如前一种增长模式。因为对利润增长预期的不确定性,会降低你企业的市盈率。投资者有理由认为,你第一年增长的百分之二百只不过是因为走了狗屎运,而并非源自于你企业的内生动力。
第四是拉高市盈率。在上述决定企业市值的四个要素中,市盈率是最具有弹性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股本往往是比较稳定的,很难频繁变动;利润和股价需要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来不得半点虚妄;而只有市盈率可以受到投资者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想象空间、增长的期望值、资源的稀缺性、竞争的难易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