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牌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的精神价值,可以带给消费者超出产品本身的满足,进而培养品牌的忠诚

至今我依然记得中学课本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定义,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时至今日,物质财富已极大丰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接下来该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这是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电影票房日渐攀升的原因。品牌就兼具满足精神需求的价值,它实现消费者购买行为从“我需要”到“我喜欢”的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品牌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功能价值需求,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之外的精神价值需求,为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这是建立品牌的目的,也是培养品牌忠诚的内容。

品牌的精神价值,包括品牌的符号意义和情感价值。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精神价值,例如,宝马汽车,是成功人士的身份标签;苹果手机,代表创新精神和极致追求;百事可乐,传递年轻活力和时尚潮流等。

例如,众所周知,褚橙没有成为品牌之前,它必须要与同类产品比价格、拼卖相,销量还很不理想。但是,形成品牌之后,不但在价格远远高出了竞争对手,而且销量也一路领先,供不应求。消费者购买的真是那个橙子吗?在乎的是橙子好吃或是价格便宜吗?根本不是,消费者真正购买的是品牌的精神价值,追求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消费对于品牌的偏好,早已超出了产品的本身。

所以说,品牌是人类的伟大的创举,是商业社会的伟大发明,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而且还能持续的创造财富。

谈到这里,一定有人会有疑虑,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品牌观点和逻辑来操作,是不是就一定能打造出伟大的品牌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不容易回答。品牌的成功建立需要企业的前期规划、产品力支撑、品牌传播推广和渠道建设及执行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应的能力作为保障,它考验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能力,所有不确定性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无法做准确肯定的预判。如同上文提到,做品牌就像是样孩子,做品牌也可以借鉴以下两种养孩子的方法。

第一,大多数农村家庭采用的散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学业基本上是靠学校督促和自觉完成,没有额外兴趣班、辅导班,在学校学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至于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只能靠机缘。在散养模式下,会有人成才,但是成才概率较低,综合素质普遍较差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大多数城市家庭采用的豢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制定了学习计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参加辅导班、兴趣班,学习上有人实时督促。在豢养模式下,只要孩子智商没问题,结果都不会太差,所以成才概率会大大提高,综合素质也会更高。

“散养模式”就像“围绕着销量做销量”,“豢养模式”就像“围绕着品牌做销量”,尽管目标相同,但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已见分晓。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品牌就像是梦想,带着梦想出发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六个核桃就是带着品牌梦想出发而获得成功的典范。

品牌农业,就是要从品牌出发,规划价值、拟定策略,系统解决渠道和团队建设的问题,以实现最终的销量增加,并且成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