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乐视为梦想窒息乐视插足奇酷恋

话说错过与魅族合作的周鸿祎也没闲着,他的动作甚至还比阿里巴巴快了3个月。2014年12月,360和酷派宣布合作成立一家名叫奇酷科技的合资公司,主打互联网手机。“奇”是奇虎的奇,“酷”是酷派的酷。360分两次投资4.54亿美元现金,持有49.5%的股权。

酷派做寻呼机出身,2003年转型做手机,推出中国第一款彩屏智能手写手机——酷派688,引领了手写笔的风尚。在苹果手机带来的智能手机革命冲击中,酷派于2009年集中500名工程师,用了200天时间,在东莞黄江对安卓手机进行封闭式攻坚研发,终获成功。酷派还决定,不再坚持只做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主推低端产品线,价格一路向下,直到400元左右。酷派就此顺利转型,成为中国智能手机老牌的“中华酷联”(指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家公司)四大家之一。“中华酷联”都依赖运营商渠道销售智能手机起家,酷派为联通定制了GSM和CDMA双网都能运行的“世界风”双模手机,还与中国电信强绑定,连央视黄金时段广告也一块投放。2014年,酷派收入高达249亿港元。但是,大多数营收都来自运营商渠道,让酷派失去了手机的定价权,其每年的净利润总是在数亿港元左右徘徊。

2014年的夏天,电信业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将运营商惯用的预存话费送手机、实物赠送、积分换礼品等市场促销活动等同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大大加重了运营商的负担。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把营销费用削减20%,且规定三年内连续降低,以稳定利润。当运营商补贴渐渐减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电商和社会零售门店购买,电信营业厅渠道销量在智能手机销量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低,这让酷派积累多年的运营商优势荡然无存。

“中华酷联”四大家中,只有酷派以手机为主业,所以酷派最焦虑。阿里巴巴也找过酷派,酷派与天宇相似,销量大、价格低,其实阿里巴巴更愿意与魅族合作。酷派老板郭德英动了心,但临门一脚前又反悔了,没舍得将酷派拱手让人,就此错过了与阿里巴巴的联姻。没想到形势急转直下,逼着郭德英不得不走互联网的路子。一旦下了决心,郭德英的动作又比谁都快——不仅和360谈成了合资,甚至还找了个“接盘侠”。2015年5月,周鸿祎志得意满地准备推出第一款奇酷手机,声称:“对不起,这次我来给手机圈添堵了。”话音刚落,乐视贾跃亭在他背后“开枪”了。

从一所普通专科学校毕业后,贾跃亭做过多种不同的营生,比如在税务局做过网络技术管理员,倒卖过煤炭,办过电脑培训学校,开过印刷厂,还折腾过钢材的买卖。就这样在山西恒曲这么一个小县城度过七年快乐而充实的时光之后,某一天吃饭,偶尔从邻桌客人那里听说了“基站配套设备”这个名词,贾跃亭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毅然进入通信行业,并幸运地拿下了联通在山西大半的基站配套业务。短短一年时间,他的公司注册资本就从100万元扩至3000万元,贾跃亭本人在其中占了80%的股份。

贾跃亭发迹的那一年,正是全球通信业正在经历寒冬的2002年。中国各大运营商都在大幅缩减投资规模,任正非自称“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贾跃亭却奇迹般地掘得第一桶金。2007年,贾跃亭的西伯尔科技在新加坡上市,成功融资两亿元。作为西伯尔的CEO,贾跃亭给自己开了高达120万新币(当时接近6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

由于运营商们都在开拓宽带业务,贾跃亭遂于2004年成立了乐视网,为运营商提供网络高清视频服务。当在海外上市的优酷、土豆、爱奇艺仍在亏损时,在业内排名第17位的乐视网却仅用了三年便宣布盈利,随后在2010年成为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企业。

从一个小镇青年奇迹般地变身为两个上市企业的老板,贾跃亭的发迹被认为是有“贵人相助”。据说,乐视网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在盗版横行的年代用很低的价格囤了不少好剧,于是在网络视频流行及政府严惩盗版之后,竟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版权分销商”,靠给其他视频网站供片赚钱。但这种竞争优势明显不可持续,毕竟电视剧的生命周期很短,消费者不断追新剧,老剧转眼就乏人问津。优酷的版权费仅用三年摊销,第一年高达70%,而乐视要摊10年,第一年仅有10%。为了掩饰不良财务状况及融到更多的资金填补窟窿,贾跃亭不得不造出一个比一个更炫的概念,也“烧”掉了越来越多的钞票。

然而,一边被股民称作夸夸其谈的庞氏骗局制造者,靠PPT把乐视网市值做到千亿级别,另一边却被众多公司员工视为踏实干事的人。贾跃亭或许不是一个称职的CEO,但绝对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2012年9月19日,贾跃亭召开新闻发布会,放言要做互联网电视,颠覆传统电视产业。看过苹果、小米或锤子产品发布会的观众会深感失望,在台上布道的贾跃亭不仅没有明星气质,甚至还有些语讷言拙。没有人看好贾跃亭的互联网电视,乐视网股价下跌,传统电视厂商冷眼旁观,连相当一部分乐视员工也持悲观态度。

7个月后,60英寸、40英寸和50英寸三款乐视电视陆续上市,举世皆惊。当时,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电视还停留在小尺寸、满足基本收视需求的阶段,可以联网的电视机刚刚出现,也只有少量版权节目可以点播。乐视在大屏、工艺设计、处理器等层面打破常规,全面高配,将产品硬件做到极致,又主要通过电商销售,省去中间渠道费用,再将超级电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最后依靠视频内容和广告服务把钱赚回来。乐视这样的竞争模式是没有拥有影视资源的传统电视厂商做不到的。乐视超级电视上市4年,销量几乎每年都在以100%的速度增长,2014年超过150万台,2015年销售300万台,2016年突破600万台。贾跃亭抓住了智能电视的风口,在这个红海中成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乐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电视行业的最大黑马。

就像小米用高性价比颠覆了手机市场一样,乐视也用大屏和低价在电视市场上成功破局。如果贾跃亭放慢脚步,先在智能电视领域深耕,至少做到这块业务能够盈利以后,再向其他领域进军,那么今天的乐视网一定不会以如此惨淡的结局收场。可是,贾跃亭被互联网模式强大的威力冲昏了头脑,很快就兵分多路,一个方向是内容和服务上的延伸,如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金融等,另一个方向是产品上的延伸,如乐视手机、乐视汽车。贾跃亭试图从门户网站到硬件,再到应用和内容,形成一个闭环。也就是说,用户购买乐视的电视、手机等终端产品,然后用乐视的应用,看乐视的视频,一条龙全包了。

贾跃亭不喜欢社交,但对产品相当痴迷,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产品的琢磨上。从2013年底,乐视开始从魅族挖人。贾跃亭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与马麟一块探讨手机设计细节的改进。乐视先着手做手机操作系统EUI。乐视的EUI系统也是主打物联网的概念,打算从手机、电视到汽车通吃,要成为“中国首个全终端智能生态系统”。经过足足一年时间的准备,直到2014年底,贾跃亭才放出风声要做手机。而乐视手机真正闪亮登场,还要再过上半年。

2015年4月14日,贾跃亭站在了北京万事达中心的舞台上。与发布超级电视相比,超级手机的声势可是强盛了不少。台下一大批影视明星坐在最前面捧场,他们的身后是乐视员工及观众,在场人数达到5000多人。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硅谷,贾跃亭的形象也通过视频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发布会开场播放了一个“吃苹果”的视频,一个少年冲过无数如僵尸般膜拜的人群,抓住台上供奉的一个青苹果张口就吃,形式像极了苹果公司经典的1984年的广告。穿着一身乔布斯的行头却宣称要吃掉苹果,贾跃亭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他豪气冲天地表示:“伟大的乔布斯让手机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封闭的苹果生态在为用户打造极致体验的同时却阻碍了行业创新。下一代互联网不再需要专制者,我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一个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贾跃亭说:“过去一年,我一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用4个月的时间定义了第一辆超级汽车。第二件事就是做超级手机。乐视手机超级在哪里呢?别人的手机UI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是满足人与设备的交互,乐视的EUI要解决的是人与生态的交互。大概意思是,用户只要和EUI打交道就可以了,电视、手机和汽车等设备都交给EUI来管理。贾跃亭大讲“无生态不超级”,核心内容即“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完整生态,平台是乐视网,内容是乐视强大的影视资源库,终端是电视、手机和汽车等载体,应用则是软件系统。贾跃亭认为:“如何通过手机的乐视平台推广内容服务,将是乐视手机成功赢得用户的关键。”

万众瞩目之下,贾跃亭从裤兜里拿出了乐视手机,瞬间,掌声四起,响彻万事达中心。贾跃亭给出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口号:“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不无反讽的是,窒息的却是乐视的股民。乐视股价大跌近8%,股市用脚给乐视手机投了票。

乐视手机的“生态化”概念听起来很炫,但其实除了拥有其他手机厂商没有的影视资源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说还停留在画饼的阶段,有待未来实现。乐视手机真正引起轰动的地方,是它的价格。发布会召开10天之后,乐视手机推出量产成本定价,将手机所有零部件的供应商、单价列出,并将清单公布到乐视社区。贾跃亭称,超级手机1的初期成本为1510元,超级手机1 Pro初期成本为2865元。但是,两款手机的售价则分别为1499元和2499元,显而易见,是低于成本的销售价。贾跃亭还在超级手机Max上采取了用户参与定价的模式,也就是说,用户认为这部手机值多少钱,那么就卖多少钱。

成本定价必须有个参照物,贾跃亭选择了市场上风头正劲的小米。他说:“乐视手机1 Pro绝对是零利润。而号称硬件免费的小米手机,其实都有15%~20%的溢价。”他认为超级手机将“秒杀小米”,并表示“不服单挑”。

小米没有回应,联想却跳了出来。联想CEO杨元庆公开批评竞争对手公布材料成本清单的做法,称这种竞争行为不理性。而贾跃亭则通过微博针锋相对地回应了杨元庆,他称:“乐视不理性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变得更聪明更理性,不为硬件溢价买单。”贾跃亭认为,工业时代的思维已经过去,希望杨元庆能够理解手机生态模式,与乐视一块引领手机产业进入生态时代,携手赶超苹果。

杨元庆再次发招,言语间充满调侃意味,攻击性十足:“好呀,携手赶超苹果!不过光靠砍底价,搞补贴,恐怕不行唉!有没有点儿新鲜的?528,告诉你后工业时代的玩法,欢迎你来!”

贾跃亭确实到联想去了,不过不是去和杨元庆商谈怎么对付苹果,而是去挖联想的墙角。早在2011年乐视就开始从联想挖人,这回又从联想挖走了包括集团副总裁在内的三位高管。加上最早挖来的魅族团队,以及小米网络营销的创意负责人,还有摩托罗拉和微软的数位高管,乐视手机团队的阵容堪称豪华。

可是,乐视手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卖,受到业内的集体抵制。乐视手机一个月就卖了200万部,这个速度不能不让手机巨头们感到恐惧,乐视面临有订单却无法供货的局面。网络上出现预定乐视手机用户的吐槽和喊话,急问何时能够供货。贾跃亭回应说,有人说,乐视已经成为行业公敌。因为他们公布了BOM成本按量产成本定价,甚至硬件免费的定价模式所导致的“你懂的”的原因,给他们的超级手机带来一定的供应压力。间接承认了封杀后所遭遇的供货压力。

为了解决供货问题,贾跃亭再做大动作。2015年6月28日的晚上,贾跃亭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是几个跟随他打天下的干将。桌子上,摆着一瓶昂贵的红酒,杯子都准备好了,却没有立即打开。所有人都知道,贾跃亭在等一个电话。铃声终于响起,接通之后,他听到了一个等待已久的消息:乐视入股酷派手机的事成了。一片欢呼声中,红酒开启,倒满每一个杯子。此时的贾跃亭,酒未喝,已是红光满面。杨勇、贾跃亭:《我们做了很多看似疯狂的事》,《中国民商》,2015年第8期。

当晚,酷派发布公告,宣布乐视以27亿港元入股酷派,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乐视占股18%,仅比第一大股东的股份少2%。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最恼火的当数周鸿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