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竞争战略的阶段论是指因循内外部环境及自身资源状况的不断变化,企业采取与环境和资源匹配的最佳战略及行动组合。
一般来说,根据年度销售总量、利润额、市场份额及行业销量占比等指标进行阶段定位,企业的营销竞争战略可分为生存期战略、发展期战略和领先期战略。各阶段战略目标不一样,所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尚扬认为,企业营销竞争的过程是“产品、价格、渠道、推广”的四轮驱动过程,营销竞争战略的制定是对四轮驱动的全局性及方向性考量。
由此,企业营销竞争战略的阶段论涵盖了两个核心内容:一是营销竞争处于何种阶段由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决定;二是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并形成阶段间的相序性。因此,营销竞争战略阶段论的本质是企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以保证四轮驱动的协调性。
企业营销竞争战略的阶段论其实是常识,但常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正如人们看到蝉在阳光下歌唱,探究它为什么唱得这么大声响亮,却看不到蝉用了四年时间在黑暗中掘土才有今天的欢歌。今天,人们看到六个核桃销量每年都在迅猛地上涨,对六个核桃的成功地进行着种种解读,这固然是必要的。
但尚扬认为,任何不站在企业发展史的角度,带着营销竞争阶段论的全局性思考去研究企业成功的营销战略轨迹,都将是片面的、局部的。如此得出来的结论容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1.“怕上火”定位前的王老吉摸索阶段
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初创造单罐销量奇迹的红罐凉茶王老吉被定位理论解读后,使人认为定位即战略的全部和唯一,王老吉的成功就是靠预防上火的定位。因此,误解为只要有了定位,企业的营销就不是问题了,就等着销量上涨了。
毋庸置疑,定位是王老吉重要的营销战略组成,但绝非全部和唯一。
如果没有从饮料经销商转为生产商的掌门人陈鸿道先生依靠冰红茶等多个产品对渠道网络的多年耕耘,没有温州餐饮三红消费氛围的推动等先决条件,单靠“怕上火”的宣导和传播,王老吉的定位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并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从1995年成立到2003年引入凉茶定位,加多宝公司的营销同样重要,同样值得研究,这段时间恰恰是民营企业重要的生存期。可以说,没有这9年渠道资源积累、团队打造、饮料运营的经验积累,就不可能有后面定位的精准落地,因此,定位之前企业犹如在黑暗中掘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被定位的光环所掩盖。
2.养元六个核桃的初创期
同样,养元六个核桃在2009年与尚扬进行战略合作前,也经历了从0到3个亿的企业生存期。
2002年范召林总经理正式操盘养元市场营销,养元才真正开始饮料的系统化运营。用范召林总经理的话来说,此时的养元除了有一个核桃乳的产品配方外,是一个“无资金、无团队、无市场”的小微企业,几乎是一穷二白。2008年养元总销售额为3亿元,度过企业艰难的生存期,养元用了7年时间,这7年,养元的营销策略可以概括为“跟名牌、多产品、建渠道”。
养元六个核桃作为植物蛋白饮料,初期是跟随露露,借着露露在北方餐饮市场和礼品市场的风行,进入市场。六个核桃的苗条罐,包装的蓝色调及同样的包装箱式样都体现了“跟”的策略。当时,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餐时消费者要喝露露,服务员递上来六个核桃,顾客一看也是蓝色易拉罐,再经服务员介绍,就喝喝看,一喝,口感还可以,顾客不再拒绝。当初,六个核桃就是通过这样的“跟”,缩短与潜在顾客的距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夹缝中寻找机会。同时,养元除了核桃乳产品外,还有核桃八宝粥、核桃杏仁露、苹果醋等产品,形成多产品组合,降低了新生企业的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