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十年十倍,解密B企业的神话

第四节  十年十倍,解密B企业的神话

林延君

B药业用不到十年的时间,销售业绩由十多亿元猛增到一百多亿元,俨然成为医药行业新的领军企业,时势造英雄,B模式成为近几年医药行业研究的热点,众企业开始纷纷效仿B,但可惜的是,真正理解B模式内涵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是道听途说后,便开始大幅改革,成了邯郸学步,失败不可避免,更有甚者开始从B高薪挖人,期望通过外部个人实现营销变革的成功,可惜由于土壤、环境的众多原因,外面的人也不是神仙,成功没有那么简单。

什么是B模式,B模式的核心是什么,B模式为什么能够成功,这可能是行业内人士最想搞清楚的事情,有幸的是,笔者结识了在B工作超过十年的销售高管,通过不断的探讨与交流,B模式的脉络也逐渐清晰,对B模式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笔者在日常咨询中看到的众多企业学习B模式失败案例,通过总结,形成了本人对B模式的独立见解,试图为大家揭开B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B模式

B模式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规范管理下的区域费用承包制,这种模式看似简单,通俗地说,不就是搞大包制吗?这有什么难的,说到这里,笔者必须认真告诉各位,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了,费用承包绝不是简单的大包制,其实B的区域费用承包制也是经历了不断完善和调整,由最初的费用预算制、费用承包制等诸模式逐步演变成规范管理下的费用预算承包制,从名字就可以看出,B模式绝不是简单的费用承包制,而是有规范管理,有费用预算,最后才是承包制。

规范管理就是销售有一套管理流程和制度,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推广规范,商务统一,财务健康,上述的管理要素构成了规范管理的核心,可以这样讲,B的费用承包绝不是不管了,或者少管了,而是管得更严了。

费用预算,就是对费用的使用进行过程管理,多少比例投向学术、多少比例投向促销、多少比例投向市场活动都有严格的要求,名义上费用承包出去了,但实际上费用的管理却严格按照预算式管理,这种费用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费用的风险,通过可控的方式,提高费用的使用效率。

承包制就是以地市为单位进行承包,渠道不论临床还是OTC,只要是进入该地区的,所有的销量均归承包人,这就大大激发了承包人的积极性,不少承包制企业的做法是,同一产品,将临床和OTC严格区分,对临床渠道进行承包,而由临床带动下的OTC销售却归于公司,对于针剂产品而言,这种以医院纯销进行承包的方式是可行的,但对于口服产品,尤其是临床带动OTC自然销售明显的品种而言,这种区分看似公司将OTC利润截留了,实际上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承包人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二、B模式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B模式的精髓到底是什么,除了前面介绍的规范管理下的区域费用预算承包制,B营销的核心就是四大项内容,即销售目标、团队建设、市场开发、学术活动,无论集团还是各事业部,营销的核心就是围绕这四项活动展开。

1)销售目标。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要对每个产品提出明确的销售指标,指标的设定是有很大挑战性的,也是硬指标。笔者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B有一事业部老总认为公司制定的销售指标过高,希望能够降低,经和公司老板沟通后,指标不仅没降,反而主动要求增长,可见在B文化里,指标就像打仗一样,属于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实做过销售的都知道,销售的潜力永远可以深挖,在好的激励政策下,销售的压力可以转变成动力。

2)团队建设。就是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销售要做大,保证一定数量的销售人员是必要的,费用承包后,为了避免承包人不愿增加市场销售人员,消除其坐享其成的思想,B对区域的销售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先有数量的要求,后有质量的要求,一开始,只要求各区域根据市场情况,必须增加多少销售人员,对于销售人员的质量不做过严要求,比如要求医药背景,要求做过几年销售,等等,承包人的亲戚都可以加入,等销售人员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对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要求,比如对产品知识的掌握,对销售技巧的训练等。

3)市场开发。由公司统筹,公司销售管理中心对各区域市场开发现状,市场开发的潜力等必须非常熟悉,并根据公司整体市场开发策略,下达各事业部制定各区域的市场开发计划,制定奖惩分明的制度,这样既保证了销售有动力开发市场,又对开发达不到要求的销售人员进行惩罚,通过公司统筹的市场开发安排,避免区域无序的节奏,全国上下一盘棋,这也是B为什么能够覆盖上万家医院的关键,相比较而言,国内众多企业的医院开发只有区区几百家,市场覆盖远未达到饱和,销售上量更无从谈起。

4)学术活动。B模式的核心之一就是学术营销,这也是国内众多企业的困惑,甚至有企业家提出,学术营销有用吗?B的不同在于,如果以临床促销为主,费用不是可控的,即销售费用是否真的投入到临床促销方面,还是被销售层层截留,这方面难以控制。对此,国内企业的普遍做法就是对费用逐层审批,严格把关,这种管理模式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很难控制,比如临床促销费用,销售人员申请时,可大可小,可有可无,财务管理监管的只是票据是否真实合理,与其这样,不如把费用投向学术活动,因为学术活动是看得见、摸得着、控的住的项目,再加上适度的临床促销,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学术地位,与临床专家的关系更是递进式的发展。

三、B模式为什么能够快速裂变

B由最初的几个事业部快速裂变成十几个事业部,并且每个事业部的销售业绩都有很大的增长,既有销售过十亿元的NDW等超级重磅产品,又有销售过亿元的KH洗液等产品,形成了有层次的产品梯队,谈到这里有人会问,B为什么上市一个潜力品种,就能造就一个大产品,成立一个事业部就能成功一个,事业部的快速裂变核心是什么?不得不说,B模式的成功绝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系统的成功,这也是B与其他国内众多药企的区别。

有些企业完全被销售绑架,即销售老总个人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命运,销售老总能力强,产品销售得好,销售老总能力弱,产品销售得差。这种对销售人的依赖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弊端尤为凸显,一方面,企业难以把控销售管理,企业与销售管理变成了彼此博弈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又担心销售业绩,对销售的不满也难下决心,长此以往,企业对销售的管理完全变成了被动式的管理,只能不断地提目标要求,缺乏统筹的策略与计划。相反,B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非常健全,除有常见的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商务部等,还有审计局、公安处、法务部等部门,由此可见B承包制后的管理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加强了。除此之外,B还形成了较好的人才储备,各层销售管理人员都有较好的储备,甲走了,乙顶上,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一个事业部成功容易,十几个事业部都成功就不简单了。

总结而言,B的成功是系统的成功,是管理的成功,是对人性管理的成功,笔者最后要提醒行业内想学习B模式的企业老板,要想成功,首先要对照自身,是否具备上述成功的要素,这些要素变革的基础是否具备,只有对B模式了解透彻,对企业自身能力对照透彻,变革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