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产品战略

战略一:剑走偏锋,单品突破

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产品线往往比较单一,基本上都围绕着当地市场设定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突破市场,关键是企业能否从自有产品中找到有特色的产品,或者是企业能否最早从市场的需求中找到突破点。要想在市场开发过程中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必须找到一个有冲击力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吉林省B乳品企业,2008年销售额只有5000多万元,是典型的区域型小企业。其市场范围只在长春和吉林两个地区,根本走不出当地市场,企业的产品以低温巴氏奶为主,生产的凝固型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但销量一直上不去。而这两个市场则是H乳品企业的根据地,H乳业年销售额4亿元,可见B乳业市场突破难度很大。

但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尝试和创新,多年的市场开发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B乳品企业在2009年寻求我们公司的帮助。我们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B乳品企业生产的凝固型酸奶品质优良,消费者忠诚度很高,但由于企业的推广力度小、品牌影响力较弱,导致销售额徘徊在100多万元/月。我们综合分析当地的市场情况后认为:B乳品企业要想突破当前的市场困境,必须通过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完成新的市场覆盖,确定差异化的市场推广策略和竞品区别开。

2009年初,B乳品企业新的市场开发策略形成并实施,截止2009年10月,B乳品企业的酸奶单品销售额已经上升到220万元/月,远远超出了预期,其市场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成为当地市场的乳品新秀。

 

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自身的实力有限、营销资源有限,在开发市场过程中,必须采取出奇制胜的方法。B乳品企业的成功,是其完全执行以下五大策略的结果。

(一)策略一:选择一个大众认可的产品作为突破口

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产品相对单一,在与一线品牌的竞争中,优势无法突显、品牌价值无法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域型乳品企业没有机会,关键在于区域型乳品企业必须要找到一个开发市场的“尖刀型”产品,短期内一线品牌不会关注到它的产品优势。B乳品企业的“尖刀型”产品就是凝固型酸奶。大型企业工业化程度高,生产凝固型酸奶的边际效益较低,这正是中小乳品企业的优势。中小乳品企业机会本来就不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获得市场优势,则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向。于是B乳品企业根据我们的建议,对原有凝固型酸奶产品再包装,我们为其创意了北京京剧脸谱的外在形象,同时在包装上写上老北京酸奶。包装形象使产品在终端很醒目,很快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拿出“老北京酸奶”做市场开发,有两个目的:一是快速形成网络,打破原来的市场僵局;二是通过单一产品的成功带动B企业品牌的整体提升。

(二)策略二:快速铺货,形成高市场覆盖率

由于B乳品企业原来的产品都是通过送奶到户、商超和社区店的渠道销售,我们确定以“老北京酸奶”为核心产品进行市场开发时,对各类渠道进行了全覆盖式铺货,只要能够看到的销售终端,都铺上了老北京凝固型酸奶产品。企业铺货的速度越快,市场覆盖面就越广,但也出现了问题——临界期产品。为了保证所有的终端都能销售新鲜的产品,公司决定采取换货的方式,加大对终端零售商的服务力度。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天上午铺的货,第二天上午铺货时就收回,在第二天下午把这些收回的产品集中在一起,由公司专门成立的社区销售部销售。社区销售部每天下午特价销售这些产品,对公司来说,既销售了产品,又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了B乳品企业的“老北京酸奶”。

企业快速铺货后,产品销量也随之提升,企业对终端零售商的服务提高了他们的销售积极性。B乳品企业在市场上的大力度铺货,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B乳品企业的“老北京酸奶”已经牢牢占据了塑杯装酸奶产品的第一位置。竞争对手跟进产品“老口味酸奶”正式上市,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终端对其认可度都不高。

(三)策略三:高利润诱导

由于B乳品企业的产品在周边市场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虽然产品有优势,但对经销商来说,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我们给B乳品企业制定的策略是:“老北京酸奶”可以微利甚至不赚钱,但通过这个产品,在周边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从而带动其他产品进入周边市场。为了保证产品在市场上能够成功,我们制定了极具诱惑力的销售政策,经销商月销售额达到10万元,公司额外奖励2%的提成、还有年终奖;对于专卖B乳品企业的产品的终端店,每月给予150元的陈列费,月销售额超过5000元,奖励6%的提成。这样的销售政策一推出,经销商和终端干劲十足。

(四)策略四:终端导购,采取人海战术

对于改进后的“老北京酸奶”,我们在长春选择了15家大型A类商超开展促销活动;同时在其他的零售终端,选择了35家销量好、位置好的店铺,定期开展促销活动。对于周边市场,我们也是这样要求经销商的,要多招导购人员,通过终端的人海战术,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事实也证明此策略是正确的。

由于B乳品企业的单一产品(“老北京酸奶”),多位促销员在不同的零售终端进行促销,形成了销售旺势。消费者通过品尝认可了产品是优质产品,又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形成了重复消费,在价格上的优势又促使新的消费者加入消费“老北京酸奶”的行列。终端的强力导购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区域型乳品企业通过单品在市场取得胜利还是有机会的,这样的机会是在强大的竞品没有意识到或者在看不上的产品中寻找,当单一产品占领市场先机的时候,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优势也就逐渐突显出来。

单一产品的市场推广有其局限性,其企业的发展也是不稳定的,但若区域型乳品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单一产品的优势,就可能进入一个蓝海市场,成为某类产品中的老大。比如,哈尔滨某乳品企业,受养乐多的市场发展模式的影响,在2007年进入乳酸菌领域,生产的针对儿童的产品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单一的产品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对中小企业来说,已经离成功不远了。太子奶多年来一直坚持活性乳酸菌产品的研发,在这个单一品类中已经发展成为乳品企业的领先企业。

战略二:丰富产品线,形成产品群

单一产品的成功在区域型乳品企业开始阶段可能有效,但随着其他竞品的进入,市场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企业间实力悬殊则会导致区域型乳品企业还没有获得收益,就被大企业摘取了胜利果实。

第一个做早餐奶的企业并不是蒙牛,但蒙牛成了这个品类的老大;第一个做红枣酸奶的企业也不是君乐宝,但君乐宝成了红枣酸奶产品的强者,还有很多产品都是如此。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单一产品容易受到竞品的攻击,特别是当地的同类型企业,受攻击后没有退路,如果没有有效的反击措施,市场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积极地反击,唯一的方法就是价格战,而单一产品成功的基石也就是在价格、品质上有优势,如果丧失了这些优势,市场也会逐渐丧失。区域型乳品企业要想避免刚刚打下的市场拱手送人的命运,就必须在单一产品成功后,迅速地丰富原有产品的产品线、形成产品群,这样就能抵御跟进者的进攻,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

(一)案例:新产品以高开低走的方式进入市场

2007年,在华北市场红枣酸奶大受欢迎。最后,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迅速跟进此产品,也取得了成功。但在偏远的西南地区,无论是贵州还是云南,都没有形成规模。蒙牛2008年初进入云南市场后,采取的策略就是高价进入,比如,180ml的利乐包红枣酸奶,当时在北京是1.2元/袋,在云南此产品的价格是2.2元/袋。随着其他企业的红枣酸奶的跟进,蒙牛开始降价同时补充产品线,其纸杯系列、爱克林系列、新鲜屋系列、PET瓶系列等产品都逐渐上市。蒙牛在强大的产品线的支撑下,不断发动价格战,从而获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其他企业只能跟随,并无大的作为。

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在市场开发的初期,完全可以借鉴蒙牛的方法:高价入市。发现有跟进的竞争者的时候,通过降价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如果竞争对手继续跟随,甚至不惜血本地坚持竞争,企业就通过补充产品线,运用产品组合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二)案例:打造产品群而不是单一产品

区域型乳品企业虽然能够在某些单一产品上获得成功,但未必能在整个市场上获得成功。君乐宝乳业在推出红枣酸奶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企业开始推出绿豆沙酸奶和沙棘酸奶,但后期推出的产品都没有当年红枣酸奶的销售盛况。为什么?红枣酸奶的成功是单一产品的成功,这个单一产品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并没有产品群的概念,之后虽然绿豆沙酸奶和沙棘酸奶都逐渐上市,但消费者并不认为绿豆沙酸奶和沙棘酸奶是红枣酸奶的同类产品,而是认为这两个新产品是新的品类。君乐宝之后推出了“东方知味”子品牌,用这个子品牌涵盖这三个产品,但为时已晚。

蒙牛酸酸乳从进入市场开始,就是一个产品群而不是一个单一产品,蒙牛通过对酸酸乳这个副品牌的不断打造,形成了强势的品牌能量,创造了年销售额数十亿的销售奇迹,值得区域乳品企业借鉴。蒙牛在2009年推出的“果蔬酸酸乳”,是对原来酸酸乳系列产品的丰富,这也是蒙牛能够在市场推广中不断制胜的关键。

战略三:完美的产品结构打造产品帝国

如果说产品群只是一种横向延伸,那么企业的产品结构就是在横向延伸的基础上进行的纵向延伸。区域型乳品企业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最终形成由不同产品线组成的产品结构。

从图3-1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乳品企业如果在低端产品中只有一个红枣酸奶系列产品,即使这个系列的产品做得很强大,也是比较单薄的,因为企业缺乏中档产品和高端产品,一旦竞争对手发动市场进攻,企业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企业的发展必然是以其所获取的利润来支撑的,如果在低端产品上,企业都不能获取利润,未来的发展从何谈起呢?

 

图3-1 某乳品企业的产品群示意图

 

即使企业在某一个产品系列中能够占据绝对优势,也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如图3-1所示,企业可以通过继续发展绿豆酸奶系列产品获得产品群上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也是暂时的。当竞争对手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对企业进行价格打击的时候,企业将无法应对竞争。

光明是从区域型乳品企业发展为全国型乳品企业的典范,其产品线从单一的产品到形成产品群,再到现在清晰的产品结构,在每一类产品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图3-2所示。

 

图3-2 光明乳业产品结构示意图

 

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形成完善的产品结构很重要,但企业应该意识到,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产品需求,通过打造不同类别的产品、填补市场的空隙、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区域型乳品企业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回归营销的基本层面,打好产品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产品,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只有这样,区域型乳品企业才能从小区域市场走向大区域市场,从大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迷信于促销、价格战、渠道激励……这些都没有错,这些都能促进市场发展,但最根本的还是产品,产品是营销的基础。从单一产品到产品线,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而从产品线到产品群,这是竞争的需要;从产品群到清晰的产品组合结构,这是企业战略的需要。区域型乳品企业在未来的营销发展中,其产品线是否合理、产品结构能否有机组合将是它们成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