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必须有个老板圈

我一个朋友在一个行业做销售员做了很多年,始终都是个业务员,而且业绩始终不上不下,如果不是国企、不是亲属介绍的,早就被开掉了。我就问他:“做了这么多年,行业圈子里你认识几个人,一面之缘的不算,能够随时拉出来和你喝酒聊天、一起无所顾忌的扯淡的有几个?”他答道“也就是几个同事而已。”做的为什么不行?答案显而易见了。

某家居品牌床垫经销商除了商场的几个领导混的比较熟,对房产、装修、建材做的比较好的老板一个也不认识。而有的经销商甚至混到了政协里,人际关系极其广博,用他们的话说“单纯凭我这张老脸,打几个电话,几十张床垫也能出去。”这就是圈子!

老板圈是个财富圈

是信息圈

行业信息、商场信息、竞品信息、小区信息、工程信息等

是经验圈

营销的经验、管理的经验;当然除了成功的,还有失败的

是资源圈

顾客资源、店铺资源、广告资源、人力资源

是人脉圈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直接的圈子之外还有间接的圈子

建材家居老板必须要建立的朋友圈

前端、同期品类的商户老板必须结交。如果你是做木门的,那么就要结交这些朋友:商场高管、装修公司老板、中央空调老板、地暖老板、瓷砖老板、洁具老板、橱柜老板、地板老板、小区广告公司高管、相关第三方高管、其它。

各位大神众多,怎么选择结交对象呢?绩优做基础、性格为考量,即订单数量多的优先考虑,双方对脾气、兴趣相投的重点结交。同时,采取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的策略,即处处留心、广结善缘,又重点结交3-5个当地前端品类老板。

结交的心态和方法

结交圈子应该怀有吃小亏不吃大亏的心态,即对于重点结交对象,适当的多付出一点。而远离那些经常为你挖坑的那些不良商户。

结交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运用中间人,如商场、广告公司、家装公司、展销会、行业协会等高管,他们一定认识你想认识的人,有人介绍,大问题就没有了。二是运用一生二二生三的道理,由朋友介绍朋友,结交一个、拓展一片。但不宜一次性过多,否则彼此都没有印象,最好是阶段性拓展,平台相见,私下深交。

结交注意事项

初次结交的核心秘诀在于:第一次只有一次,第一次是为了下一次。初次见面不要只谈工作,更多的应该是彰显诚恳、表达欣赏、交流热门话题(对上火),注意倾听、适当吐露,不言人短、少吹牛皮。没有人愿意和满嘴跑火车的人深交。经过第一次见面,如果觉得彼此对路的,那就主动地约下一次吧。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很多情况下是机缘巧合,第二次就是刻意安排了。为表诚意,第二次一般是我们主动到对方店里参观学习,然后再邀请对方来我们店里交流洽谈。

老板之间沟通的三重境界

和经销商打交道多了,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老板之间交流是分境界的。从主体交流内容上来看:

交流内容倾向

原因分析

小经销商

喜欢谈营销

因为他正在为营业额所困惑或兴奋。

中经销商

喜欢谈团队

因为他此时正面临着公司化运营的阵痛期,对团队建设有很多苦水或得意。

大经销商

更喜欢谈对人生的看法

相当一部分人会谈佛,因为此时的经销商生意顺风顺水、团队已趋稳定,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人性有了许多新的体悟,渴望倾诉。

当然,这三重境界没有高低,只是所面临的人生境遇不同罢了,在境遇发生变化时,便会随境而变、随遇而迁。在这里点出这一现象,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经销商快速推断对方所处的境遇,从而快速找到共同语言。

老板朋友圈的日常维护

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无事不登三宝殿,朋友做不长。结交之后还需做好维护。所以做老板是真心累。朋友管理也需要ABC分类,有些人有一面之缘也就可以了,有些人能够彼此熟悉就可以了,有些则需要精心打理。每天可以微信互动一下,点下赞、评个论,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每周和他电话交流一下,或者到他的店里坐坐,每个月针对重点朋友喝喝茶、唱唱歌,如果外出,不妨带些特产做下分享。点滴之间,水滴石穿。你的用心,他会懂。在做事情上,我们期望找到事半功倍的窍门;但在做人上,我们必须怀有事倍功半的持久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