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的内容可以包含很多种类,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通讯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影响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与消息一样,通讯的内容必须真实,人物和事件要客观存在,不能虚拟和编造。所以通讯也叫非虚构写作。通讯作品要反映现实,比如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者新的形势,要具有现实性。通讯作品创作的初衷,一定要带来特定的影响,比如职业影响、行业影响、群众影响或社会影响等。与消息不同的是,通讯的表达手法更加丰富,可以针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进行具体描绘,对典型事件的前因后果具体展开阐述、描写或议论,通讯作品需要具有生动的形象性,感染读者。
一、通讯标题的创作方法
直述事实,比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凌晨三点的送饭人 世间大爱写就人性回归》、《王廷江,好样的!》、《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
设置悬念,比如《“龙头”在山西,“龙身”为何舞四川》、《交警来开会 高速路堵车》、《同是造纸厂 盛衰两重天》。
提出问题,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数九寒天有青菜,谁来为农民说话》。
引用口语,比如《眼瞎耳聪心里明 孜孜不倦播真理》、《科技进了咱们山,一年产量翻一番》。
比喻双关,比如《“一厘钱”精神》、《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
相反相成,比如《一花开两处 荣衰何其殊》、《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越是困难的地方,我们越要去关注》、《红果满山 无心采摘》。
二、搭建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包括纵向式结构、横贯式结构、纵横结合式。
(一)纵向式结构
具体有3种表现形式:(1)时间发展顺序(先后关系)(2)事物发展顺序(层层递
进、前因后果)(3)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全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纵深发展态势的,都是纵式结构。
比如创作一篇人物通讯《点亮心中的“百姓”明星》,以公司各个工作线条各个岗位的职工明星为报道对象,激励大家向他们学习。正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第二部分:职工明星职工造
第三部分:是鼓励,是鞭策
这三个部分具有层层递进的演绎关系,属于典型的纵向结构。
(二)横贯式结构
层次与层次之呈现相互并列关系的,就叫横式结构,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各个要素并列排列。主要是通过空间变换、事物的不同性质、不同的人群、并列的事件等来安排层次。
比如2010年2月4日新华社春节特别通讯《春节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们》,报道除夕之夜还在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全篇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
南京:白衣天使为患儿解除病痛
上海:外来建设者乐享“鸳鸯房”
重庆:“清洁工带给我们一个‘干净年’”
广州:民警坚守岗位保平安
天津:重点工程争分夺秒抢进度
汉口火车站:“我们已经习惯跟乘客一起过年了”
大连港王锦德:工作岗位上的第21个春节
(三)纵横结合式结构
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使用的结构,这种结构多用于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具有宏观意义的通讯。
比如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运用的是纵横结合式结构。作品有两条主线,一纵一横,纵向线以时间线延展开,从“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逐步拉伸,到“一九六三年九月,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全县大小队干部的会议,这是扭转兰考局势的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再到“一九六四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纵向结构非常清晰。在时间线条的基础上,用横向式的结构把焦裕禄在兰考的工作经历、工作成绩和工作方法精准提炼,并且用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我们来看主要段落的小标题,“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横向结构非常清晰。
三、通讯开头的5种写法
(一)开篇进入情节
比如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邓家兄弟不寻常的求学路——一边读大学一边当“猪倌”》,开篇就把故事情节展现给读者:
新年的一天,天快黑了,荣昌县城郊一座石棉瓦盖的红砖房里,不时传出阵阵猪叫声。
砖瓦房里光线很暗,为了节约电费,没有开灯。一个系着围裙、弓着身子的农妇将一锅食物残渣烧得热气腾腾。她叫谢世先,是邓家兄弟的母亲。每天她把儿子从学校食堂运回来的剩菜剩饭煮沸、去油、除盐,然后和着青饲料喂猪。谢世先话不多。“孩子们能学有所用,自力更生,我们当家长的很高兴。”谈起两个念大学的儿子当“猪倌”,这位长年操劳的母亲感到很欣慰。
(二)引经据典开篇
比如通讯作品《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开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三)落笔先用比兴
比如《创建学习型组织——台电永葆青春活力的秘密》这样来开篇:
嘉兴发电、兰溪发电、淮南发电、温州龙湾……一家家发电企业的“血管”中流淌着台电“血液”,一茬又一茬台电精英离开椒江,然而,台州发电厂光彩始终。为什么?笔者在台电细细寻找着永葆青春活力的秘密。
(四)抒情议论开篇
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来开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五)直接描写场景
比如光明日报发布的通讯《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来自宁夏脱贫乡村的调研》,这样来开篇:
沿福银高速一路南行,地势越来越高,绿意越来越浓!
一座座新建的青砖黛瓦的房舍掩映在绿荫中,透出勃勃生机。远眺车窗外,辣椒、西芹、甘蓝、黄花菜等多彩植物,构成一幅幅绚烂画卷,绕山腰缠绕、缠绕;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漾着粼粼波光。
艳阳、蓝天、白云、波光、绿浪装扮出的六盘山,流光溢彩,巍峨壮观……
好一幅盛世美景!
四、通讯结尾的4种独特写法
(一)激励和号召式的语言来结尾
比如通讯《金杯之光——中国女排夺魁曲折道路》的结尾:“她们的笑容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喜悦。祖国和人民的希望使她们永远不会失去在挫折中奋起的前进动力!金杯的基础上,很快就要镌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字。让金杯之光辉映着我们朝气蓬勃的新一代,激励着我们奋进吧!”。
(二)首尾呼应,阐明文章重要观点
比如新华网的事件通讯,《一次没有掌声打断的发言——李永海委员加快贫困老区发展发言侧记》这样来结尾:“‘很好!讲得非常好!’一直坐在部长席上认真听讲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神情凝重地说: “李委员的建议,我都赞成,我们一定会认真加以研究。我相信,就像他讲的,如果全社会都为老区发展尽一份心、出一把力,革命老区就一定能够尽快脱贫、走向繁荣!”
(三)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动的细节,暗示主题可能的发展方向
比如新华社通讯《菜价追踪》的结尾:“记者采访商业行家时了解到,在市场机制较健全的国家,一般商品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合理利润应是10%左右。蔬菜属于鲜货,损耗较大,差价在20%还算正常,30%就算是高利润了。但目前北京蔬菜从第一次批发到零售,差价多在100%左右,这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四)用展望未来的语言来结尾
比如,通讯《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来自宁夏脱贫乡村的调研》这样来结尾:“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接力赛”,宁夏能否冲在前面?尚需时间给出答案。行走宁夏大地,从银川到石嘴山,从灵武到青铜峡,从贺兰山到六盘山,我们欣喜地看到,“六个提升”已为宁夏蓄足了动能,宁夏健儿的起跑,是那样的铿锵有力……”
风貌通讯《宋城通讯|在赣州感受千年宋韵》的结尾同样对未来充满展望:“逛宋城、住宋街、过宋桥、穿宋服、观宋景……赣州市里,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日渐增多。随着“江南宋城”历史文化名片持续擦亮,赣南大地的文化瑰宝必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