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方面落地实施健康服务模式

(一)反馈班组健康问卷,解读健康分析报告

职工健康服务中心联合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制定电力公司班组职工健康情况调查问卷,旨在对班组职工一般情况、家族史、个人史、生活习惯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根据收集的健康数据对班组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解读,通过报告的分析使班组职工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有针对性及时就医。

(二)开展营养膳食指导,创新特色管理模式

以健康食堂建设与健康饮食干预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后勤服务与班组职工健康的内在联系,在后勤服务中体现健康关怀,用健康管理提升服务品质,逐渐形成“服务保障健康,健康提升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是与天津市营养协会合作,形成《健康食堂营养配餐手册》、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移动健康管理流程,动态编制分季节的四季养生饮食建议,使职工建立科学健康的季节性饮食习惯。二是开展班组食堂就餐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动态建立职工健康状况饮食档案,并依托天津市营养协会,组建健康饮食专家团队,有针对性的对班组职工进行专业指导。三是严格落实《健康食堂标准》,开展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细化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考评性,杜绝工作随意性,保障过程在控,质量在控。

(三)确立互联网络模式,融合健康服务管理

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EAP服务模式,对班组职工进行健康指导。一是完善健康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动态互联、智能协同的智慧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具备“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健康管理”线上融合特色的健康进班组建设模式,发展智慧健康服务,拓展“津电心服务”微信平台应用(见图5-4),力争具备条件的服务项目全部上线运行,实现与班组职工“点对点”的互动和服务,实现由普适性服务向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转变。二是促进EAP的深度融合,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团队性的EAP心理辅导,

逐步将心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员工管理工作中,改善企业的组织氛围与管理效能。

图5-4 “津电心服务”平台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