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训成熟度等级标准表

以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基础,可以把培训管理划分为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整合级、优化级、创新级。通过培训成熟度自评,可以得到一个对应分数,有助于我们了解培训成熟度的等级标准。如表4-3所示。

表4-3 培训成熟度等级标准表

序号

成熟度等级

主要特征

定量标准

1

初始级

被动适应:被动提供培训服务,有少量专业课程,培训依赖外聘支持,少量培训基本设施运行和保障,没有培训制度和严格的培训管理流程,不能依据培训管理流程来实施培训,有少量档案记录,有培训经费使用记录,领导对培训工作的关注较少

总分<60

2

规范级

主动规范:主动提供培训服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定位,建立有三年以上的培训规划;培训职能与岗位职责明确,与业务部门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有培训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初具培训档案管理与年度计划及实施的考核制度,规范管理外部供应商机构,领导不定期视察培训工作

70>总分≥60

3

整合级

培训体系: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培训规划与制度体系成熟、完善,与业务部门及二级公司支持协作紧密,师资体系、课程体系、人员培养与发展机制完善,培训组织与实施方式多样,培训档案完整可查,培训设施设备满足培训需要,公司领导定期视察培训工作

80>总分≥70

4

优化级

业务引领:培训制度、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指标实现可量化、可衡量的评价标准,业务部门、培训单位承担职责明确,培训战略与愿景清晰,不断更新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培训信息化系统全面上线支持培训的组织、实施,同时关注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做对标、优化与更新,培训设施设备满足培训需要并随时更新,公司领导出任企业大学CLO

90>总分≥80

5

创新级

战略伙伴,形成文化

依据公司战略与所属行业标准,及时更新和修订培训制度、体制、规范与操作流程

依行业与公司发展规划有计划的推出精品项目与精品课程

形成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灵活多样化的培训组织与实施制度

自主研制或开发培训设施设备,并满足不同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

自主设计、研发培训与咨询项目,撰写多样化的训导方案,满足不同阶段人群与各岗位专业序列的学习者

先进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支撑培训系统全过程(教学呈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化、互动方式信息化等)

建立周密完善的员工终身学习跟踪系统

公司领导出任企业大学CLO

总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