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哉?以此。

字释

孔:本义是小洞,但有大、美好的意思,如孔硕,孔德即大德。老子的德,有恒(永久)、玄(幽深)、上(最高)、广(广泛)等形容词,孔(最大而美好)德是其中之一,从多个感知角度描述德的表现。

惟:帛书本作“唯”,可知不是语气词,而是指唯一的意思。惟与唯通,从通行本。

象:象与形对,形可以看到,象只能意会,但中国人认为象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物”。

物:物指实体,即有软硬、大小、体积、冷热、颜色等可感知属性的物体。

窈:幽深,深远,窈,深远也(《说文》)。

冥:幽暗,昏暗,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精: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又指精气,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物之后有精,指物之上有精气、精魂,这是中国古代万物有灵论的基本观点。有人认为此处的“精”指精液,有房中术的意思,从本章上下文看,解释为物之精比解释为人之精更贴切。物之精自然与房中术没有关系。

通行本作“精”,帛书本作“請”,有人认为“請”是精的通假,有人释为“情”,李零将此句释为“有情可求”,但什么是有情却未做解释。“情”字在老子通行本、帛书本里均未出现,此处释为“情”,意思很难与老子其他思想相契合。从通行本。

真:古语真不是现在多用的真实之义,而是指本性,本原,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精之真,就是指精之本质。

信:信赖、信任。同道篇第8章:言善信。

众父:万物之父,即指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始也。

翻译

大德的表现,就是完全遵从道的要求。

道作为一个物体,完全是隐约而迷蒙。

朦胧隐约啊,好像里面是有某物的轮廓;

隐约朦胧啊,似乎是有一个物体在里面;

深远幽暗啊,那物体似乎有精灵在其中;

这个精灵纯粹而质朴,让人感到可以信赖。

从上古到近世,它的名称从来没有消失,

以此捋清楚了万物之父(始)。

我怎么能够知道万物之始的样子呢?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