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英雄主义就是一种“血性”态度。
1987年-1997年是华为“野蛮生长”的十年。那个时期任正非至少有三篇文章是以“呼唤英雄”为主题的,因为这个阶段,华为的管理体系、团队、队伍、组织能力是无法和行业的那些跨国通信业巨头相比的。
这个阶段,对一家企业来讲,你要和别人竞争,是取决于技能,还是取决于态度?中国企业的技能无法和国外的企业比,那我们靠什么?靠态度,英雄主义就是一种态度。技能不行,态度要对,最怕技能不行,态度也不行,那么就只能“洗洗睡吧”!
英雄主义的态度是种什么态度?就是“血性”!这个组织需要孤胆英雄、个体英雄,需要有人冲上前“当枪眼”“炸碉堡”,所以任正非在这个时期一直在呼吁这些英雄。当然,公司所推崇的英雄应该是一种行为和在行为中做事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个人。
这一时期,任正非对华为需要什么样的英雄,为什么呼唤英雄作了这样的阐述:
“当我们思想上艰苦奋斗,不断地否定过去;当我们不怕困难,愈挫愈勇,您就是您心中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将这些良好的品德坚持下去,改正错误,摒弃旧习,做一个无名英雄。”
“公司的总目标是由数千个数万个分目标组成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英雄的英雄行为所为。我们不要把英雄神秘化、局限化、个体化。无数的英雄及英雄行为就组成了我们这个强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