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尤其是营销中的专业性、学习型组织或文化,需要我们反复的讨论、探究。专业性来自学习,而这个学习恐怕也需要学习。
假设我是一家做教育类产品的企业或者营销人员,即便我从未学过、接触过教育行业,但是,由于是销售教育类的产品,我就必须时刻关注、学习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观念、经验、动态、趋势等。
所看到的知识也许不能直接用于销售,或者不一定能够看得懂或理解透彻,但是,学习和关注的意义在于,这些知识在培养一个人在这个行业,如教育行业的素养、深度、洞察力,而这些就是专业性、开阔的视野、深刻的行业洞察力的根源。
就如一个人有了音乐素养,虽然不会任何乐器,但是他完全能理解、懂音乐,可以鉴赏、评价、沉浸其中,还可以引导他人欣赏音乐,听出其中的含义。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讨论艺术、音乐,总比打麻将、吃喝、说段子这样的话题有意义多了吧)。
这好比是资深的球迷,虽然不踢球、球技不高,但是由于多年对足球的关注,使他有了丰富的足球知识和欣赏、分辨能力、评判能力、洞察力。他绝对能够看出球赛中的精髓,甚至能很准确的预见比赛的胜负,他能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是他的生活。
因此,这与是否是这个行业出身及是否是这个专业无关,一个人的注意力、关注力在哪儿,就是在学习什么。然后,还需要不断探索、思考。思考,才能促使人不断走向行业的深处。
此刻,他已经是教育专家了,虽然不被正式承认,没有各种证书,但是,他了解各种教育理念,知晓它们的区别和优劣,知道教育的规律和发展方向,知道主流的教育理念的细节、逻辑、原理、方法。最后,他甚至有了自己的关于教育的看法。然后,如果他有了孩子,会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能看出学校的教育问题,能理解孩子的学习的内在过程,他完全可以引导孩子渡过一个个学习障碍。
如果他是这样的人,怎么会销售不好教育类的产品呢?他可以比任何人都深入理解自己的产品,也就能理解它为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更容易知道如何推广、介绍它。他能进入家长的内心里,知道什么样的价格刚好打动了家长,而不是吓跑家长。
他浑身都洋溢着教育气息,这才是企业和营销人员的专业性。还有吗?甚至连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沟通技巧等专业性的技能,也不如这个更有价值。
企业和营销人员难道不应该主动学习、关注行业知识吗?而且是充满热情的、激情的、积极的、自发性的,犹如自己的兴趣爱好般的关注行业知识。
只是关注生产或销售技巧、品牌管理吗?
还要不断了解产品,进入产品的内涵中,进入它的使用及使用者的内心体验中,这才是专业性的体现。而在这里,产品就会与行业相遇。
这样的人或企业,就是学习型的人或企业。
学习,就是关注。一个人关注教育,就能时刻注意到、吸收到它的一切知识、经验、动态。持续地关注和思考,理解就会不断地深入。这一切都来得轻松自然,如呼吸一般。
因此,重点是关注。
我们平时的关注力在哪里呢?
是否经常在分散、懒散、肤浅的状态中?
还是专注,并关注在积极向上的事物上呢?
我们销售着教育产品,是从不深入关注教育、产品和销售技巧,还是时刻在留意它们呢?
这就是学习与不学习、专业与不专业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