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行业,有很多人说深圳迈瑞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因为深圳迈瑞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137亿元。但是在山东有一家主要做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378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在400亿元左右,目前有9个产业集团且改制为股份公司,下设生产子公司60多个,其中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产业集团——威高股份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88亿元。协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就是山东威高集团的使命。山东威高的成功是源于把竞争优势发挥到极致。
1988年5月8日,山东威高集团陈学利董事长靠2 .5万元起家,带着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一份执着,从一次性输液器开始探索医疗健康领域,走上了艰难的创业征程。谁也想不到,多少年以后,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医疗器械的历史。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国内外知名企业,如英特尔、GE、华为、深圳迈瑞等都会在发展中经历一场生和死的考验,山东威高也一样。2001年1月,由于新建厂区电缆短路,引发的大火烧了一整天,几乎将刚投产不久的厂房、设备烧得精光,山东威高因此损失八千万元。当陈学利看到等在路边的员工们坚决追随自己时,痛下决心开始自救。企业搬到山东寿光开始生产,仅仅4个月山东威高集团就东山再起,靠的就是企业的凝聚力。
威高不断从输液器向注射器、输血器、输液针、PVC料等领域拓展,建立6个分厂,立足省内向省外市场开拓,不断迎来曙光。1996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378亿元。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到450亿元,三十年来累计上缴税金110多亿元。
战略先行,目标指引
2002年8月31日到9月4日,威高在长岛召开了一次领导干部会议。陈学利董事长初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调整,明确指出,威高在产业结构上今后要坚持以医疗器械为主业,作为基本厂策,同时发展药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质量求优,确保处于领先地位;加速体制调整,完善现代企业机制,重新分配利益。会议还提出了加强资本运作,推动股份公司上市,加强市场结构调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举措,确保今后保持30%的增长速度,实施可持续发展。
2004年11月,在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陈学利董事长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调整的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人才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体制结构,这成为威高前进的指南、永远的厂策。威高自确立一个中心、三个调整的发展战略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威高还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拥有初村工业园、马山工业园、血液净化工业园、骨科工业园、临港工业园等园区,占地10000多亩。
兼并收购,超常规发展
企业壮大的途径无外乎内延式增长、外延式并购。威高加快收购、建厂,国内外开花。2007年12月,美敦力和山东威高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之后山东威高又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跨国企业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引进资金、先进技术,扩大业务,提升创新能力,融入国际竞争。
二十世纪在全球乃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收购兼并此起彼伏、竞争加剧之时,威高大力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收购兼并,融入国际竞争。收购了美国爱琅公司、拉德索斯公司、苏黎世公司,其中美国爱琅公司收购资金达到56亿元人民币,并且在国内收购了近10家公司。依靠收购,扩大产品线,增加优势产品,而且将借助收购企业的销售渠道,将威高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在国际上树立威高品牌。
品牌战略,深入人心
人才培养被威高提到了重要位置。威高建立了威高管理学院,大力加强内外人才培养。从2009年到2012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威高集团合作培养一千多名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才。
2013年2月6日,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威高集团举行了卫生人才培养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正式启动为期十年的卫生人才培养项目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卫生人才培养,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
为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和患者,山东威高是少数几家以直销为主的企业,现有员工二万六千多人,山东威高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在中国各省均建立多家办事处。
为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和患者,山东威高把品类管理做到极致。从避光输液器到TPE输液器,从心脏支架、骨科材料、聚砜膜透析器,到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便携式彩超、DRX光机、微创手术机器人、3D打印个性化距骨假体等一系列高端产品,威高不断挺进医疗器械的纵深领域……目前威高的医疗器械产品有540多种、8万多个规格,在同行业中均居首位。100多种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30多个项目进入了国家计划,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微创手术机器人还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并且是唯一的概念奖。
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计划建立500家血透中心,现在已经建立50多家血透中心。计划在每个省设立肾病医院,积极探索企业参与医联体模式,促进服务转型。
为提升品牌形象,近几年威高还在央视和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放品牌宣传广告,让威高形象更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整合各种资源,打造产学研平台
从建厂之初与山东省医疗器械所合作,引来技术外援,开启产学研合作,到20世纪90年代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派出专家指导,再到与中国科学院建立合作联盟,实施中科院威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威高的创新之路从小米加步枪时代,走向了如今的航母时代。
多年来,威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异地建有30多家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并且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建立了独立研发中心。与此同时,威高把视野延伸到国外,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接,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建立了国际研发机构,构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前沿关键技术、研发行业领先产品的国际平台。
一直以来,威高始终坚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国产替代进口战略,建立了以高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高端产品占80%以上,建立了行业最为完善的医疗系统解决方案。从2017年开始,威高整合研发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威高研究院。
创新带来了实惠,使威高能够助力医院,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09年,威高的聚砜膜透析器上市。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透析器核心技术的国家。多年来,威高通过高科技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降低医疗价格,累计为国家节省医疗开支、降低百姓治疗费用3000多亿元。仅就血液净化系列产品,威高到目前已为国家降低医疗开支200多亿元。
思考
实施品牌战略、兼并收购,建立产学研平台这些都是伯霸之术,是用来打击竞争对手的。仅仅依靠伯霸之术能驱动企业持续发展吗?不能。商鞅第三次见秦孝公,谈的就是伯霸之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认为商鞅就是世外高人,立马任命他为左庶长,实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秦朝只传了二代就灭亡了,为什么?是因为秦朝统治者不行王道,让百姓流离失所,百姓奋起反抗,爆发二次大规模起义。同样的,为什么有些企业始终规模很小甚至亏损倒闭,是因为这些企业不行王道。而山东威高集团不仅行伯霸之术,还行王道。王道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