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钱的核心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励奋斗,尤其强调集体奋斗而非个人英雄主义;二是导向增量,通过机制设计引导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这里的 “增量” 包含三个层面:
(一)增量的三重维度(时间03:38)
1、增长:收入、利润、现金流的增长。例如员工奖金与收入或利润增长挂钩,从增量部分提取奖励。当企业收入增长时,员工能从增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奖金,这种直接的利益关联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增回:指 “多打粮食” 与 “增强土壤肥力”,包括山头项目、新增长点培育、重大技术突破等。通过设置 KPI 等指标体系引导员工实现此类目标。比如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设立专门的项目奖金,鼓励员工参与新业务的开发。
3、增效:如资金周转、存货周转、人效、物效等效率提升。以超市为例,快速周转虽利润率低,但通过高周转实现总体盈利。在制造业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样可以实现增效的目标。
(二)战略导向的动态调整(时间07:38)
科学分钱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奖金生成机制与企业战略目标深度绑定,实现 “激励奋斗” 与 “导向增量” 的双重目的。其本质是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员工可感知的利益驱动,使员工行为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
导向增量的本质是将公司战略目标与奖金生成机制挂钩,完成目标越好,奖金越多。而激励奋斗的关键在于集体激励,基于团队或组织绩效而非个体绩效,例如奖金生成与团队整体业绩关联。
企业不同战略阶段的激励导向需动态调整:若今年战略重点是追求利润,奖金生成中利润指标的比重需增大,收入比重降低;若明年战略重点是快速扩大规模,可能更侧重收入增长指标,甚至不考核利润,仅要求不亏损。科学分钱并非单纯发钱让员工满意,而是彰显公司战略方向、激励导向与目标追求,与战略紧密联动。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在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企业可能更注重规模的增长,此时激励导向会倾向于销量指标,即使短期内亏损也在所不惜,因为占据市场份额和用户心智更为重要。而当行业进入稳定期,企业则会将重点转向利润,调整奖金生成机制,加大利润指标的权重。
华为 “获取分享制” 将三分之二利润分配给员工,激励团队聚焦业绩与效率。当某产品线进入技术突破期时,增设 “技术突破专项奖”,与专利数量、技术指标挂钩,体现对 “增回”(技术积累)的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