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什么国内无法形成像SLACK的公司

如何认知类似SLACK这种集成式的厂商及对国内企业SaaS服务带来的启示?

国外的SaaS发展如此迅猛,除了主要因素外,国外的厂商也在SaaS生态构建上下了很多功夫,基本上每个厉害的SaaS企业都有各自的应用市场,而且是可扩展的。那么,为什么国内无法形成像SLACK的公司,如何认知类似SLACK这种集成式的厂商,以及对国内企业SaaS服务带来的启示?

从反集成派的角度来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企业内部系统的整合非常困难。这个界面是某企业所做的整合,各种API、各种代码、各种厂商,折腾起来,非常痛苦。或者说整合太难,不仅是技术问题,有时候哪怕客户给钱希望做整合,许多厂商也不敢做,认为这是一个无底洞。毕竟这个问题不是讲情怀,是现实如此。大家都会想:谁都想当入口,怎么会有SlLACK?为什么这么多想当入口的都没有一个做起来?

而看好集成的企业家们认为,定好对接标准,集成ecc和ebs并不可怕,但需要多方配合,成本比较高。这不是天方夜谭,现在SaaS的细分化、碎片化,走向开放、走向集成是必然的。不会太久,也许等到年轻一辈To B成长起来就能实现。哪怕是今天,很多大企业如果不考虑集成,你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不管传统系统还是SaaS,集成是企业刚需,躲不过。例如逸创云客服的系统对接外部客户,所以集成是必要的。事实上,用友、金蝶也是可以集成的,用友甚至专门有个接口平台。做一次两次开发的集成是方便一家客户,做一次集成/插件是方便千百个客户,而且最多1~2天就能搞定(此处讨论的是指轻集成,或者叫假集成,SAP、ORACLE的集成不在本讨论范畴)。这样一来,就能打通一个数据、满足一个场景,就能利好千百家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何乐而不为?传统大企业IT环境因为封闭和定制化及各家利益问题,集成确实是个坑。相对来说,产品化和标准化的新SaaS厂商集成是有机会的,也会是部分厂家的共赢。也许有一天会出现个大平台,把大部分SaaS都集成了或者变成插件了。客户用户不会也不愿意用N个APP,或者会出现垂直行业的垄断型SaaS厂商,在一个领域横行霸道。

叶翔,逸创云客服创始人,80后互联网极客,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系本科毕业,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IT分析与管理硕士。1年海外IT工作经验,4年SEO个人实践,9年以上国内外互联网产品观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