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怎样让促销资源与促销目的相平衡
有人常说,做计划容易,执行难。其实,做一份靠谱的计划,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促销目标的导出,虽然可以经过数字论证,但怎样完成这个目标,在具体计划的执行上千差万别。要完成目标,绕不开两个步骤:目标的分解,即将促销目标分解到不同的推广方式上;资源的匹配,即用对应的资源支持各种推广方式。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目标分解的原则和底线,资源匹配的方式和方法。
因为行业差异,用何种推广方式完成促销目标,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这里主要介绍如何用数字来控制计划,采用哪种推广方式就不是介绍重点,但需要将目标分解的原则和底线进行说明和阐述,这是目前促销计划中容易忽视的地方。至于资源匹配的方式和方法,将通过实例进行阐述和说明。
由于取舍的关系,先举例介绍资源匹配的方式和方法。
某老年人保健器材公司计划通过树立样本市场的方式来推广新品。拟定在某区域开展一项新用户拓展活动,在不亏本促销的前提下,推广费用75万元封顶,预计1个月实现销售额180万元。根据历史成交数据分配,其中老年人社区渠道90万元,老年人医院70万元,大卖场地推20万元。参照历史数据可知,老年人社区渠道月人流量1000人,购买率为20%,平均挽留率为10%,平均每单购买额为5000元;老年人医院渠道月人流量200人,购买率为50%,平均挽留率为15%,平均每单购买额为8000元;大卖场地推月人流量20000人,购买率仅为0.5%,平均挽留率为5%,平均每单购买额为3000元。各渠道平均利润为75%,在这样的客户终生价值下,按CPI5%的上涨速度,各渠道应该怎样分配75万元的费用,活动才值得开展?
这里提到一个概念,即消费者终生价值概念。消费者终生价值指通过推广开发出来的客户,在一定的流失率下,分摊一定比例的费用后,留下来的消费者最终能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消费者终生价值大于零,活动就值得投入费用。具体计算如下:
1.老年人社区渠道
老年人社区渠道获取每个消费者的成本=预计投入的费用/1000人
另:
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5000元×75%=3750元
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3750×10%/(1+5%-10%)≈395元
只要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0,该渠道的推广活动就应该执行,故:
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获取率-每单位消费者获取支出=(3750元+395元)×20%-预计投入的费用/1000人≥0
老年人社区渠道投入的费用≤82.9万元,该渠道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备注:按老年人社区渠道月人流量1000人,购买率20%,均单价5000元计算,老年人社区渠道一个月可实现销售额在100万元左右,大于预期90万元的销量。
2.老年人医院渠道
老年人医院渠道获取每个消费者的成本=预计投入的费用/200人
另:
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8000元×75%=6000元
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6000×15%/(1+5%-15%)=1000元
只要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0,该渠道的推广活动就应该执行,故:
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获取率-每单位消费者获取支出=(6000元+1000元)×50%-预计投入的费用/200人≥0
老年人医院渠道投入的费用≤70万元,该渠道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备注:按老年人社区渠道月人流量200人,购买率50%,均单价8000元计算,老年人医院渠道一个月可实现销售额在80万元左右,大于预期70万元的销量。
3.大卖场地推渠道
大卖场地推渠道获取每个消费者的成本=预计投入的费用/20000人
另:
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3000元×75%=2250元
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2250×5%/(1+5%-5%)=112.5元
只要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0,该渠道的推广活动就应该执行,故:
潜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获取率-每单位消费者获取支出=(2250元+112.5元)×0.5%-预计投入的费用/20000人≥0
大卖场地推渠道投入的费用≤23.625万元,该渠道的投入就是值得的。
备注:按大卖场地推渠道月人流量20000人,购买率0.5%,均单价3000元计算,老年人医院渠道一个月可实现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大于预期20万元的销量。
故75万元的推广费用,只要分摊到老年人社区渠道小于82.9万元,老年人医院渠道小于70万元,大卖场地推渠道小于23.625万元,分配计划就可以执行。
在例子里,涉及的两个公式,这里仅作了简单介绍,详细了解请参考《用数字解放营销人》(2013年1月版)的相关内容。
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
备注:
(1)平均挽留率是指消费者的二次购买率。
(2)平均折扣率事实上体现的是现金的时间价值,在没有促销折扣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这个平均折扣率的取值,用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月度或者年度CPI指标的变动率代替。
潜在消费者终生价值=(同质消费者的初始毛利+同质消费者的终生价值)×获取率-每单位消费者获取支出
备注:
(1)获取率指一定基数消费者的购买比例。
上述对资源匹配的方式方法作了简单介绍,接下来就对促销目标分解的三个原则进行概要性阐述。
原则一:促销分解目标要大于等于实际目标,小于等于渠道的实际容量。
一般来说,从达成目标的角度来说,促销目标的分解最好大于实际目标,以保证一定的余量。“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但这要视情况而定,目标层层加码后,推广和销售人员感觉跳一跳,也达不到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小于等于渠道的实际容量是根据渠道历史数据进行的测评,在上例中有所介绍,就不再展开。
原则二:促销目标尽可能分解到每个最小业务单元,直至每个客户。
一定要将促销分解到经销客户身上,除非做直营。促销目标的分解,如果仅停留在销售和推广人员这个层面,促销的实际结果都不太理想。销售人员本身是不产生价值的,他们通过对特定客户或者消费者进行招商式的推广达成销量;经销商是推广的特殊介质,一是本身具有销量的吞吐能力,二是任何推广都离不开本土化的操作,因而,调动经销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才是达成销量的最重要保证。
原则三:目标分解要与推广动作分解相配套。
促销目标的分解,伴随着推广渠道分解、推广动作分解,是促销目标实现的基础保障。在全国性的促销活动中,可以不用细化到每个区域的每个推广动作,但是务必要求区域人员根据目标将推广动作进行分解,同时确定推广的主要形式,区域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推广形式的,务必先汇报到总部进行评估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