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取得外派的成功,企业不仅要对外派的内在价值高度重视,还需要在外派准备、外派期间、外派回流三个阶段做好外派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具体包括:管理外派人员的职业期望,提供职业发展规划的支持,提供现场培训和研讨,提高外派人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外派全流程持续的沟通、支持与保障等。
(1)外派准备:做好计划、沟通与培训
企业要根据业务战略与组织人才战略,结合海外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一个全面的外派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并和企业人才资源库中的准外派员工、原国内部门管理者保持充分的定期沟通,了解外派资源库内员工的动态状况、管理者对员工外派的支持状况。
首先,企业要根据员工组织需要和个人需求,通过沟通、协商达成共识,使个性化的员工外派的职业发展规划得到顺利执行。
其次,企业要对员工培训和其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外派岗位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海外派遣的需求而设计,比如包括如下内容:语言培训、技能培训、产品知识培训、外派国家的历史文化培训、外派国同事交流、跨文化适应能力培训等。
第三,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机制,结合任职资格体系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外派岗位的绩效目标,制定海外薪酬福利方案,包括外派工资、外派补助、外派福利和发薪方式等。
(2)外派期间:跟踪、总结与纠偏
外派期间的人员管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如果不注意过程管理,很容易会突发一些导致外派中途失败的现象。
这一方面要求各层级的管理者和外派员工领会组织的战略和使命,从组织和个人角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在外派人员管理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安排专门团队跟踪和落实,分析执行过程与原外派计划是否相吻合,对偏差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纠偏措施。
用人就要关心人,尤其是对外派员工,他们远离家庭来到陌生的异域文化,需要更多组织上的关怀,以便激励与保留好具有国际化经验的员工。
在外派期间,企业要拓宽组织与外派员工的沟通渠道,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定期组织外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回顾和讨论,始终保持对于员工职业规划的关注,协助员工获取更多的组织信息,确保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公司发展的同步。
适当授权,为外派员工提供个人能力成长的平台,对于有志于在管理路径上发展的员工,采用轮岗、挂职的方式提升其管理能力。
提供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培训资源,从企业培训部门或外部培训机构获取资源,保持外派员工对于行业发展趋势与资讯的认知,保持员工的职业竞争力。
关注外派员工的生活,适当提供回国培训和出差的机会,使其保持对国内业务、工作方式的熟悉度;组织外派员工积极参与当地社交活动,尽快融入当地文化。
(3)外派回流或联程派遣:做好计划、沟通与培训
外派人员回流前,同样面临着回流后职位安排、薪酬福利确认、逆文化适应、家属归国安置等问题,公司要指派专人对此进行指导和答疑,关注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总结和指导,并根据员工个人情况和组织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正式回流前半年开始进行组织沟通,对于员工关注的岗位、薪酬等问题保持沟通,对于员工的疑问给予及时、清晰的解答。
制定回流前的培训计划。在回流前3个月,公司培训部门需要有组织的安排新岗位的知识培训、逆文化的培训、回流人员研讨等。
轮岗计划。在回流前有计划的安排员工轮岗,一方面尽快把外派期间获得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传递,另一方面可以对国内岗位和生活环境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