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转变,主要是品牌商新营销行为在经销商环节的延伸,以及渠道数字化及B2B后的渠道职能分拆。新营销的转变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业务员从“陆军”变“空军陆战队”。无论怎么数字化,经销商还是需要业务员的。只不过原来需要的是地推人员,现在需要的是“空军陆战队”,既要会做人际关系,也要会做传播。所以,经销商的转型,业务员要从单纯的线下工作,变成打通三度空间。从“陆军”变“空军”,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就是对社群、网络的应用。但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玩法用在专业上,还是要有组织、有系统地操作。
第二,经营本地化IP。传统线下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本地化IP,是可以在社群、网络上放大的关系。200人的终端KOL(Key Opinion Leader的缩写,一般译为关键意见领袖),就可以启动一个县级市场;200个本地IP,就可以启动一个地市级市场。本地IP的传播推广,遵循“1990”原理:1个IP,影响9个粉丝;9个粉丝,影响90个用户。本地化IP,可能是渠道成员,也可能不是渠道成员,但一定能带来对市场的推广。上述两项工作,不过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玩法转变成有组织的专业玩法而已,没有资产投入,纯粹是对人的改变,而且是与社会同节奏的改变。这两项转变意义重大,不要仅仅看成玩法的变化。传统的渠道人际关系是B端关系,现在既有B端,也进入C端。只有连接C端,B端才变成更好打交道。
第三,渠道数字化。渠道数字化有三种呈现方式:品牌商的渠道数字化、第三方渠道数字化(B2B),以及经销商自建渠道数字化。大型品牌商,多半会建渠道数字化。B2B平台,选择合适的试一试。而自建B2B平台,要慎重。多种数字化平台将共存。总的来说,渠道数字化做了没坏处,而不做可能是重大机会损失,为什么不做呢?
第四,统仓统配。统仓统配,有的经销商可能专注仓配,有的可能会把仓配剥离,完全交给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