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甄别自己的适合度

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是领导者的职责。但是,每个人都是有自主性的个体,哪里更适合自己,相信我们比领导更清楚。人行为的主动性,根本来源是做自己喜欢做或有兴趣的事。强迫不能产生主动,只能催生消极。如果想使自己在人生中有所成就,首先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对此,领导或组织的安排只是一方面的意见,关键的决策还在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对自己应该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判断出工作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

分析自己的兴趣点有多种方法。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作为座右铭,他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20世纪80年代,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逻辑——数学和语文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其智能的强弱点会不同。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的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后来,又增加了第九种 “存在”智能。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理论,可以认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它揭示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形成了智慧与能力上的千差万别。用此理论对自己进行分析,发现自己具备的优势、劣势智能,概略地对自我进行认知,确认自己从事何种工作最为恰当。另外,心理学家还开发出了许多自我测量的工具,研究出了不同的自测方法,我们都可以用其进行自我分析。需要指出的是,自我测试的工具并不能精准地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判定,它得出的结论也是概略的,人要全面地认知自我,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即使使用再多的方法与工具,人对自己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清晰地了解。

根据客诉工作的性质,我们列举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固有的仁爱之心、积极的行动及表现、细致的关怀、预期客户需要等五种积极态度的表现,它并不能完全代表客诉工作所需要的适合特征。做好客诉工作,如果以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认知基础,更应该具备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逻辑智能。从事客诉工作的人员应自我判断,是否适合这种工作,如果不适合,一定要向领导说明情况,绝对不能秃子当和尚应付事,以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