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她相隔在地球两端,我才逐渐读懂生活,读懂她。对她的思念因为距离而不断放大,对她的偏见因为距离而消失不见。距离远了,心却近了,爱突然变得清晰,唠叨变得动听。不论母亲离我有多远,弹指间,我觉得她就在身边。”2011年的除夕夜,当全家人坐在一起看到这个充满温情的广告,尤其是看到镜头中母亲用“一指禅”艰难地学习打字的场景时,无不潸然泪下,被流淌着的浓浓亲情打动。
年轻时,我们都有几分叛逆,都曾觉得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是一种负担,可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却又十分想念那些“碎碎念”。腾讯的《弹指间,心无间》广告,击中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描述了很多人共有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引起情感共鸣——不论是在外求学的、工作的子女还是留守在家的父母,哪怕离得再远,只要指尖在键盘轻轻敲打,通过腾讯QQ就能和自己最爱的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消除隔膜,拉近距离。
人类常为情感左右。一句深情的话、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动人的故事等都可以改变人们的观点和做法。人们也总爱寄情于物、以物传情,希望借助物品表达对家人、亲戚、朋友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买哈根达斯,买的不是冰淇淋,而是爱情的甜蜜一刻;买百合,买的不是鲜花,而是母亲的笑容;买iphone6,买的不是手机,而是潮流的生活方式。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种,都与情感有关。
物质经济时代已经过去,过去的营销是“以理服人”。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社会人际人情关系日益淡薄,社会普遍出现“情感饥渴症”;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情感的饥渴,人们对情感回归的渴望、精神愉悦的追求、个性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在情感消费时代,消费者购买商品看重的不再是“好”或“不好”、“贵”或“不贵”的理性观念,而是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态度观念,是为了感情上的满足、心理上的认同。企业在品牌营销与服务的过程中如能始终关注人生、关注情感这个社会主题,便能最大限度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沟通,在最大范围内“俘虏”情感消费者,有力营造品牌良好的个性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