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存在着大量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这些命题如果直接用综合法证明或求解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一般的规律往往隐藏在个别的、特殊的结论之中,因此,先从个别的,简单的,具体的情况入手,去探寻一般的规律,寻找一般的解法是数学解题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
例1 (2011复旦大学),n为正整数,则P(n)是
A. 最高次项系数为1 B. 常数项为-3
C. 一个4次多项式 D. 4次项系数为
【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如果能知道的结论,问题迎刃而解,但如何才能知道它们的和呢?当然可以用
进行推导,实际上,只需要利用已有的结果就能发现自然数n次幂的和的规律性.
,
,
,
猜:是一个最高次项系数是5,没有常数项,4次幂项的系数为
的多项式,这或许就是出题人的命题意图,希望对已有结果的归纳,获得规律性的结论,这是数学素养的具体体现.
例2 求所有满足下式的正整数m和n:.
【分析】本题从本质上讲是一道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很难有直接求解的方法.既然是求整数解,我们不妨从简单的情形入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或规律性的东西.
时,左边=
,所以,
是满足条件的一组解;
时,
;
时,
,
是满足条件的一组解;
时,
;
时,
,
时,
末位至少有一个零,所以,左边的和是一个个位数为3的数,不可能是某个整数的平方,所以,满足等式的n不存在.
综上,满足题意的解只有两组和
.
练习1(2015北大博雅计划笔试题)
,则满足
末尾数是零的
的个数是
【简解】时,
,适合题意;
时,
的个位数分别为1,4,9,6,适合题意;
时,
的个位数分别为1,8,7,4适合题意;
时,
的个位数分别为1,6,1,6适合题意;
时,
的个位数分别为1,2,3,4,与
时个位数相同,适合题意;
显然,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4,从而2015/4=503余3, 所以共有个.
练习2(2016北大)除以100所的余数为
A.3 B.13 C.27 D.以上都不对
【简解】,
它们的后两位数分别是20,20,40,20,80,而
后两位至少含有两个零,所以
除以100所余的数为13.
练习3 设k为正整数,试求的整数解(x,y)的个数.
【简解】为了便于找规律,由于求正整数解,等价于,不妨从
开始,探索方法.
时,
,共
组解;
时,
,共
组解;
时,
,共
组解;
……;
时,
,共
组解;
时,
,共
组解;
因此,整数解共有,
,
.
例3 (2012清华大学保送生试题)求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分析1】这是一道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既然是与正整数有关,我们再无他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逐个去试试,因为,从宏观上看,随着分母越来越大,他们的和不可能超过1,因此解的个数一定是很有限的.为了有序思考,我们不妨设,显然,
不适合题意;
时,
,若
,则
;若
,则
;
时,
,若
,则
,因此所有正整数解的个数是6,3,2;4,4,2;3,3,3,及其组合,共为10组解.
【分析2】这是关于的轮换对称式方程,
不妨设,由于
,得
.
当时,
,即
,
,所以
;
当时,
,即
,
,
,所以,
,以下同分析1.
有两点收获:
第一,对轮换对称式,用不妨假设一个次序,可优化思维过程;
第二,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进行思考.就像是解析几何中,把曲线的方程,看作函数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如范围、零点等.
练习1(2015北大博雅计划笔试题)
,
,则满足
的
的个数为
【简解】,即
,同理
由,得
(
)
因为,所以
是
,
的组合,但不超过2015,
当时,8个;
当其中有一个是2时,5个;
当其中至少有两个是2时,超过2015;
所以满足条件的的个数共13个.
练习2(2012复旦大学)
设正整数n可以等于4个不同的正整数的倒数之和,则这样的n的个数是
【简解】设,且
,
①若,则
,
,
,
,不存在这样的正整数n;
②若,则
,
,
,
,所以
,且
;
③若,则
,
,
,
,所以
且
综上,,或
.
练习3(2013华约第6题)
设是三个两两不等且都大于1的正整数,若
整除
,
求所有可能的值.
【简解】由于,
整除
,所以
,
则须,不妨设
,则
所以,即
,或
.
若,由
,可得
,所以
,
,不合题意;
若时,
,可得
,
,
,所以
,
,
,所以
.
所以满足题意的有2,3,5的组合,共6组解.
例4(2012北约)
在1,2,…,2012中取一组数,使得任意两数之和不能被其差整除,问最多能取多少个数?
【分析】要想一下子找到总体的解题思路似乎很难,且无从下手,但我们可以回归最朴素的想法:
第一步,将2012个数全取出来,显然会立即推出矛盾,因为存在两个连续的数,其差为1,它整除任何数;
第二步,由第一步可知,取出的数组中不能含有两个连续整数,为此,将所给数组如下分组:
(1,2),(3,4),…,(2011,2012)共1006组,从每组中取一个数,很快推出矛盾;
第三步,将1,2,…,2012分成(1,2,3),(4,5,6,)…,(2008,2009,2010),(2011,2012)共671组,从每组中取出一个数,例如1,4,7,…,2011这671个数,
设a,b为这671个数中任两数,,
,且
,
则,
而,所以
不可能整除
.
那么,有没有可能取出的数比671多呢?
如果所取数,则这n个数中必然至少有两个数属于同一组,不妨设为a,b,且
,则
,或
.
当时,此时
整除
,不合题意.
当时,说明a和b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所以
为偶数,从而
也能整除
,也不合要求.所以
.
从而可知,最多能取671个数,满足要求.
用这样的方法很自然,思维起点也较低,不需要学生指导数论中的相关定理、抽屉原理等,这显示出归纳思维的强大力量.
练习1(2013北约)
最多能取多少个两两不等的正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数之和都为素数.
【简解】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思维,从3个数开始列举:
①1,3,7三个数满足条件;
②1,5,7,11四个数满足条件;
当再找5个数的情形的时候,就很难了.于是,我们猜测,最多只能找到4个数了.
若有5个正整数满足题意,因为要满足任意三个数的和为素数,所以将它们按照被3除后的余数0,1,2分为三类,那么,至少一类中含有两个以上的正整数,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不满足任意三个之和为素数.故最多四个.
练习2(2009清华大学)写出三个数都是质数,且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并证明之.
【简解】设这三个质数分别是,若
,不合题意;若
,则3,11,19满足题意;若
,
不是质数;
,
不是质数;省略号,举不出反例,我们产生猜想:不可能存在其他的情形,满足题意.下面给出证明:
①若,则
是合数
②若,则
是合数
③若,又a为质数,所以,
,则满足条件的质数是3,11,19.
(背景:存在任意长的素数等差数列,陶哲轩,澳大利亚籍华人,因此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例5(2012北大自主招生第9题)
求证: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必可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
【分析1】这是一道与自然数有关的证明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看到此题的第一反应是运用数学归纳法.为此,先从
开始尝试:
时,
,令
,则
命题成立.
时,
,令
,则
,命题成立.
时,
,令
,则
,命题成立.
… … … …
这时,便自然产生了如下归纳:第一,展开后,一定能整理成
,
的形式(这一点可不通过归纳得到,直接由二项式定理得到);第二,将
等价变形为
,
为偶数时,
,此时,只需令
(
),
即可写成
的形式;
为奇数时,
,此时,只需令
(
),
即可写成
的形式.
当然,为了避免分类,以上结论可以简化为:
对任意自然数,
展开后,一定能整理成
,
的形式,且
.
以下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1)时,
,
命题成立;
(2)假设时命题成立,即
,且
.
时,
,
因为,
,所以
,
.
又,
由假设,所以,
.
所以当时,命题成立;
综合(1)、(2)可知,对任意自然数,
展开后,一定能整理成
,
的形式,且
.
【分析2】对于任意自然数,由二项式定理可知,
当为偶数时,
为了方便,我们令,
,则
,
.此时,只需证明
即可.
由于,由已知,
,而
=,
所以.
令,则
.
所以,为偶数时,
必可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
当为奇数时,思路与
为偶数时相近,以下略.
练习1(2012华约)
证明:方程,在n为偶数时没有实数根,n为奇数时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
【简解】此问题是一个讨论方程根的个数问题,由于不是二次方程,我们需要用函数思想,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判断方程跟的情况.在没有整体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由于方程与自然数n有关,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看看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
设,
时,
,方程
得一个实数根
,命题成立;
时,
,方程
,无实数根;
时,
,
,
在
上是增函数.
所以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
时,
,
=0,则有唯一
使
且
为单调增函数.所以
.
这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规律性的结论了,下面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1)当时命题正确;
(2)假设当时命题正确,即k为奇数时方程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在k为偶数时方程
没有实数根,且
恒成立.
若k为偶数,,
在
上是增函数,且
,当
.
,
所以函数有一个零点,即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若k为奇数,,记
的根为
,
,
所以无实数根.
【简解2】 n为偶数时,,
当时,
;
当时,由
,
;
n为奇数时,,
在
上是增函数,
当,
,
只有一个零点,命题得证.
例6 (2012全国数学联赛一试第10题)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非零实数,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
(1)当n=3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三项组成的数列
(2)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无穷数列,使得
?若存在,求出这样的无穷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此问题的第一问是要写出n=3时满足条件的三项组成的数列,如果我们直接奔着这个目标,似乎很难得到.既然这个命题是与自然数有关,我们不妨从简单的情形入手进行归纳,看看是否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时,
,所以,
;
时,
,解得
,或
;
时,
,
若,则
;若
时,
,或
.
综上,满足条件的数列是,或
,或
.
猜想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时,命题成立;
(2)假设,
由于
时
解得,或
,
按照此结论,若,则必有
,或
;
若,
,同理可得
或
.
对所有自然数n,猜想正确.
例7 (2011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第7题)
已知C
,则数列
中整数项的个数为 .
【分析】问题等价于求展开式第2项到第96项的共95项中,是整数的项有几项?
由于
(1)当时,需
和
均为整数即可,此时,
.
(2)当时,
,
,问题转化为
的结果中,如果表示为质数积的形式,2的指数是否不小于5.
由于,有一半是因数是偶数,即
个;
从100项偶数项中每项抽出一个2之后,剩余,再从偶数项的每一项抽取一个2,有
,以此类推,可得到如下结论:
中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
,
中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
,
中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
,
所以中共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197-82-110=5个,所以
为整数.
(3)当时,
,
,同理可得,
中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88,
中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105,所以
中共含有因子2的个数为197-88-105=4个.
所以不是整数.
由(1),(2),(3)可知,数列中整数项的个数为14+1=15个.
当然,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数论中一个重要结论:
正整数的素因子分解式中,素数
作为素因子出现的个数是
练习 2013!中末尾数中含有连续0的个数是
【简解】在的素因子分解式中,只有素因子2与5的乘积会处出现0,显然,素因子2的个数要比5多,所以,末位零的个数取决于5的个数,由上面的结论,5的个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