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内容梳理环节,我们重点完成了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内容的梳理,并且按照以终为始的逻辑进行梳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匹配最适合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其实是学员习得知识和技能的策略,这些活动需要提前设计出来,以便达到活动的可复制性、预见性及有效性。
在匹配教学活动时,主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将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员,转化为学员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完整的教学活动由四个步骤组成,简称4S(Step),分别为S1建立联系、S2互动讲解、S3技能练习和S4学以致用。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据目的是加速知识技能的留存和迁移。
想一想:在实施教学过程时,你会更关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
图3-1 关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
相信每位读者会有不同的选择,无论从这两个选项中选择任何一个都不是最理想的,原因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不是将学习内容给予学员,有效的学习就会自然发生。如果这样,就无须为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活动。哪怕教学活动只是讲解一种教学活动也是需要设计的,同样需要思考怎么讲解让学员的学习效果更好,讲解也属于教学活动的范畴。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真正关注的选项并没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出现,应该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才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忘记的,唯有关注教学目标,才能找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平衡点。
教学本是教者与学者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视角看教学,更容易判断出应该关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
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员的认知压力会大,学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和消化;如果教学活动过多,学员会感觉内容空洞无物。所以,在匹配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平衡。
想一想:我们都有过不同的学习经历,也听过不少培训师讲过的课,到现在为止还记得多少培训师使用过的教学活动?如果依然清晰地记得,可以列一列。
图3-2 列举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