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锋老师:制造企业下半年管理策略与强基创新路径

一、市场现状与企业两极分化态势 时间39:25

当下企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企业上半年订单充足,甚至出现暴增情况;但另一部分企业受贸易战等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订单情况不甚理想。这种变化并非今年上半年才出现,而是过去几年一直存在且未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市场整体来看,大部分行业已从快速增长阶段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变化快成为未来伴随企业的普遍规律。产品寿命周期大幅缩短,以汽车行业为例,过去一款新产品周期为八年,丰田时期缩短至四年,而新能源车领域未来可能一年就有一款新车推出。同时,价格、技术等各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不过这种也有积极意义,它能促使企业成长,推动企业在市场中摸索建立自身模式。

二、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方向 时间42:04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能过度依赖跟随战略,因为市场资源会向头部企业集中,跟随者在资源和市场方面会处于劣势。企业需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做好两件关键事情:强基和对标创新。

(一)强基: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

强基的核心是企业要具备独特的生产模式或管理模式,以获得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    战略落地与指标化管理

l  企业制定战略后,要明确战略落地的具体状态,包括营收、利润、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等内部管理指标,并以清晰的指标化方式呈现,让全体员工理解战略目标及达成后的发展机会。

l  以日本企业的事业计划或国内的商业策划为例,将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指标,这是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2.    制定管理课题与工作计划

l  确定战略指标后,思考达成指标的手段,如降本增效。各层级管理人员需制定相应的管理课题,涵盖降本增效、创新研发、管理提升等方面。

l  以降本增效为例,明确具体的课题方向,如生产流程优化、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

3.    细化工作计划

l  将管理课题转化为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件事的负责人、时间节点和完成程度。例如,某生产流程优化课题,规定由生产部经理在一个月内完成现状调研,两个月内提出优化方案。

4.    日常执行与反思改善

l  在执行过程中,严格跟进工作计划、课题和指标。每月对执行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和分析,找出达到目标的工作和存在欠缺的地方,明确短板后进行改善。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企业内部人才的能动性。

二、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时间51:45

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它可以是在现有基础上的一点突破。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可从内部管理和产品两方面开展:

(一)内部管理创新

在对标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式,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挑战和改进。例如,将其他行业高效的流程管理方法引入自身企业管理中。

(二)产品创新

通过市场调研、行业资料及其他行业资料的对比,找出产品缺陷,进而进行产品创新。比如,某电子产品企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产品,改进自身产品功能。

三、对标:在比较中寻找差距与突破 时间53:49

对标是企业实现强基的重要手段,包括对标行业头部企业、管理方式、数据等多个方面:

l  对标行业头部企业优势:企业应全面对标行业内甚至超越行业的头部企业,分析其优势和管理特点,如中粮曾对标小米、华为、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的管理指标和数据。

以食品行业为例,可突破行业界限,借鉴电子行业等其他行业的先进设备和设施,将其好的方面吸收为自身发展的参照。

l    对标管理方式方法:无论何种企业,只要有更优的管理方式,都可与自身管理方式对标,找出差距。例如,某制造企业发现自身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可对标优秀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

l    对标数据挖掘短板:企业在数据管理中,要区分增长是源于行业发展还是自身努力。若增长主要来自行业发展,而自身增长低于行业,就需高度关注,避免落后。通过数据对标,从数据中挖掘短板,使对标更全面。

四、半年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推进思路 时间53:49

上半年已过,企业需要做好总结分析,为下半年工作奠定基础:

l  回顾上半年工作结果与过程:不仅要看数据,还要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深入度、精确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是否存在短板。例如,检查生产计划的完成率是否达到预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否到位。

l  分析行业未来趋势与企业发展方向: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如何跟随趋势更好地发展。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零部件企业需调整发展战略。

l  总结内部人才与管理模式差距:对内部人才管理和技术状态进行总结,列出存在的差距。如发现技术研发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行业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需制定培训计划。

五、总结与行动建议 时间55:47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清晰认识到的趋势,从强基和对标创新两方面入手,做好战略落地、指标化管理、课题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执行与反思改善等工作。通过全面对标,挖掘自身短板并弥补,同时注重创新,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的提升。

具体行动步骤如下:

1.        立即开展上半年工作回顾,从数据和管理过程两方面进行分析。

2.        组织各部门制定下半年的管理课题和详细工作计划。

3.        建立每月反思总结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

4.        选取行业头部企业进行对标,制定差距弥补方案。

5.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推动企业在管理和产品上的创新。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夯实基础、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