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的本质
何为战略规划,有很多理论观点,但总体可分为两大学派:一是以波特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学派;二是以沃纳菲尔特、大为·柯林斯等为代表的内部资源学派。
前者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决定着企业能否赢得高额利润,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不具有长久稳定性,其他企业通过模仿和购买同样可以获得,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需服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而进行调整。
后者认为,每个企业都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种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是制定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利润的来源,企业应聚焦少数几个能够发挥自身资源与能力的机会,专注培养、强化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
真正的实践中,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时往往都不会只看一面,而是综合外部环境与自身能力来做规划,遵行的是安德鲁斯的观点,即研究外部环境条件与趋势及公司内部的独特能力,使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与未来的机遇相结合,克服劣势,避免威胁。战略规划从本质上说就是市场机遇与内部资源的匹配过程。
图5-2 战略规划的常规做法
(2)战略规划的理念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在长期的战略规划实践中,人们总结了比较丰富的指导理论,结合战略规划的本质,这里列举几个最核心的理念:
开放: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对内外部环境,以及资源匹配的模式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梳理战略时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与思维,抛开眼前的诱惑、困扰与成见,开阔视野,广泛学习,从大量的经验与见闻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趋势,从而做到升维思考、顺势而为。
聚焦:战略关系到企业努力的方向,方向不要求100%正确,但要基本正确。为了保障公司战略方向基本正确,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须坚持三个聚焦: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以客户为中心;聚焦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培育和发挥核心竞争能力;聚焦主航道,防止盲目扩张,把资源浪费在非战略机会点上。
(3)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是对使命、愿景的承接,愿景确立了未来30年要实现的目标,战略意图要思考的是:为了实现30年的目标,未来5~10年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通常说“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战略意图不是企业一厢情愿决定的,也不是越大越好,通常是综合考虑使命愿景、外部机会及内部能力三方面因素做出的选择。如图5-3所示。
图5-3 制定战略意图应考虑的因素
既然是对愿景的承接,战略意图制定的维度也要尽可能与愿景保持一致。
当然,为了使战略意图更加直观、易宣传,企业可以参照愿景的形式用一个精炼的短句描绘未来5~10年的战略意图,用细分的目标加以完善。如表5-6所示。
表5-6 某餐饮服务企业的五年战略意图
整体目标 | 成为区域领先的餐饮服务企业 |
细分目标 | 五年后营收不低于100亿元 |
利润率领先区域同行 | |
员工薪酬在餐饮行业具有明显竞争力 | |
在本区域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能够得到政府和同行的认可 | |
区域最佳雇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