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系统制胜其实就是企业商业模式制胜,换句话说,企业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源自企业运营系统的构建。
所谓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及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MBA智库·百科给商业模式下的定义是 :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百度百科给商业模式下的定义是: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金、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所处的环境、创新力,又称输入变量),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变量),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但不被别人复制的特性。
可见,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系统、传递价值、获取价值,即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价值,客户在接受价值的同时感到满意,乐意为企业所提供的价值买单,从而使企业收获价值。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企业系统的支撑,从这个意义说,企业系统制胜的核心是企业商业模式制胜。
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环节是价值设计,企业如何围绕价值设计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一)找到目标客户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性对客户进行细分,明确哪些客户才是企业真正的客户和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企业的真正客户,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期的宣传,才能更准确地切中客户的需求。例如,快捷酒店的崛起,不是所有的旅行者或出差者都能住得起五星级酒店,如家、7天连锁、锦江之星等一批快捷酒店正是看到了中档、中低档消费人群的巨大潜力,继而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为消费水平一般的客户,并迅速发展起来。因此,企业必须对客户进行细分,找到企业的目标客户。
(二)精准定位消费需求
企业要重点研究目标客户的需求,了解目标客户想要什么。例如,如家快捷酒店知道客户要的是一个干净卫生、环境安静、价格适宜的旅行居住环境,因此他们取消了酒店中不必要的服务,去除了酒店房间里烦琐的装饰品,在为顾客打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顾客居住的成本,满足了顾客的核心需求。
例如,茅台的目标客户分两种,一种是茅台的购买者,另一种是茅台的使用者,而且二者往往不是同一个人。购买者把茅台作为礼品,因此看重茅台所代表的社会价值,希望通过品牌价值非凡的茅台彰显购买者的诚意。而茅台的使用者经常是收礼者,且多是位高权重者,他们看重的是茅台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彰显。因此,无论是购买者,还是使用者,他们都看重茅台所代表的社会价值。所以,茅台集团要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在打造茅台稀缺性、高价值属性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塑造茅台奢侈品的形象,从而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
(三)找到企业核心优势
企业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并通过对企业核心资源的评估,找到企业核心资源与目标消费者需求的对接点,或在核心资源与客户需求的对比中找到企业的不足之处,然后企业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补齐企业的短板,使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核心资源陪衬,进而打造创新性营销理念,吸引目标消费者。
企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更容易取得成功。企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商业模式选择上,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核心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使企业规避很多风险,少走很多弯路。
例如,黄土高原的农民想发家致富,那么,在黄土地上种什么作物比较合适呢?根据黄土高原的地理条件,当然是种玉米、谷子等北方作物比较适宜。如果农民偏要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芒果、榴莲等南方作物,那么产品的产量一定不高,农民也就不可能发家致富。总之,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用创新性思维思考
企业的创新性思维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以创新性思维找到顾客还未被满足的核心需求。此需求未被竞争对手发现或不受竞争对手的重视,此时,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性思维赋予企业一个核心的商业概念和定位,并在保证其他方面不弱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放大此定位概念,给客户提供全新的感受,以此占领目标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完成企业在行业内的占位。
在发挥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企业还是要以目标客户的需求为基本依据,有的客户看重产品的性能,有的客户享受产品的定制化,有的客户比较看重产品对身份、地位的彰显,有的客户则看重产品的价格。
企业要在对其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性思维。例如,格力空调,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现节能是客户最关注的一点,因此,在品牌宣传的过程中,一直强调格力空调的省电特性。很多火锅店都是靠火锅的口味抢客源,而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则是通过提供一流的服务,为消费者打造全新的火锅消费体验,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到亲切、舒适,这就是海底捞火锅的成功之处。创新性思维是商业模式打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五)优化运营管理系统
商业模式的打造不仅仅是对某个要素的锻造,商业模式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单个点的成功,而是企业整个运营管理系统的成功。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决定着企业的运营成果。从长远来看,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障。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调运作,从而保障了企业运营管理的顺畅。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以优质的服务作为其产品的核心卖点,那么企业就要具有相应的配套系统,如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优质的服务环境、优质的服务项目、优质的产品服务附加值。
企业运营管理系统涉及企业的产、供、销、行政、财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在这个系统结构中,每一模块的运营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营效率。系统结构的优化不应该只是企业的一句口号,它关乎企业的发展命运。
1.明确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的核心还是盈利模式,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盈利模式。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确定组织架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架构,而组织架构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企业的盈利模式明确的基础上,企业要以对企业发展有战略意义的部门为龙头,规范组织部门的职责及对接流程。例如,苹果手机以产品的完美体验打动消费者,那么企业的核心板块就是产品研发;白酒企业通过细分渠道、扩大市场提高产品的销量,那么企业的核心板块就是市场营销。位置决定话语权,企业一定要把最能推动企业发展的部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3.做到战略资源聚焦
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必须实施战略资源聚焦,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管理企业的资源,确保资源流向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方向。
(六)追求运营高效协同
对企业运营系统的考量终究是对企业运营效率的考量,企业运营系统的效率决定着企业的成败。高效协同的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节省资源、抓住时机、快速发展。相反,低效的系统则会使企业丧失市场机会,浪费时间和资源,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措施。
1.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责权利
企业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大家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且还能在工作出现问题时避免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等不良行为。
2.规范部门对接制度及流程
制度不明、流程不清往往是企业系统运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是企业系统高效运作的保障。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停留在人管人的状态,工作随意性强,毫无章法,这样很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
3.强化考核评估体系
人们只做领导检查的事情。所以,如果没有人遵守,再好的制度和流程,也不会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企业应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对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效率者给予惩罚。
4.加强培训,强化效率观念
制度与考核是硬性的、刚性的,观念的转变则是软性的、柔性的。企业要做到刚柔并济,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强化员工的效率观念,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在此基础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系统效率的高低还与领导力、资源投入、市场大环境等因素相关。企业要在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才能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