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都想把规模做得更大、走得更远,对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但当前的市场环境决定其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资源浪费在无法实现的事情上。“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很多区域型乳品企业开始筹划扩张区域市场,从产品、渠道、推广等方面来看,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
(1)产品同质化,操作外埠市场的简单手段就是价格战,当恢复价格之后,销量就会迅速下降。
(2)渠道同质化,很多区域型乳品企业基本就是在现代商超和传统零售终端上做工作。当有竞争者出现时,谁的投入力度大,这些终端就会偏向谁,而区域型乳品企业在费用投入上根本无法和一线品牌抗衡。
(3)推广同质化,降价、买赠、搭赠等促销活动基本一致,只是看哪个企业的力度更大;终端的免费品尝、叫卖、路演也基本相同。区域型乳品企业要想进一步扩大地盘,实际上不具备任何优势。
区域型乳品企业要想进一步扩张,必须问自己三个问题。
(1)企业拥有的资源有哪些?
(2)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
(3)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从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区域型乳品企业拥有的资源,其他同类型的企业和一线品牌企业也都拥有;而对消费者来说,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也是同质化的,除少数区域型乳品企业在渠道上和一线品牌有差异外,其他的如产品、价格都基本类似,在渠道上的差异主要是部分送奶到户的企业和自建渠道的企业,区域型乳品企业的竞争优势除“新鲜”的产品诉求外,没有其他优势。
当前的市场形势和行业环境对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从企业的各个层面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的方向、方法与策略
(一)方向
重新定位的方向有两个。
(1)聚焦区域市场(基本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主)。聚焦区域市场其实就是针对大部分想走出区域市场的企业来说的,我们知道中国的市场巨大,是因为人口多、面积大,如果能够精耕市场、挖掘潜力、提高消费人群数量,销售规模必然会扩大。韩国的乳品消费量远远超过中国的一个省,其人均消费量也远远高于中国,韩国最大的乳品企业“南阳乳业”的销售额远远高于中国的区域型乳品企业。因此,区域型乳品企业如果能够把一个区域市场做精做透,销售规模也不会太小。
(2)聚焦品类。通过某些品类的升级与规划,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进而通过打造品类带动整个品牌的成长。蒙牛推出的特仑苏,其高附加值的品类诉求,不但带动其他高端产品的销量,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推出的低温酸奶冠益乳,也是用同样的手法,通过品类的打造,提升品牌影响力。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如果能够聚焦品类,就可以集中企业的资源,从而打造真正的有影响力的品牌。君乐宝通过打造低温红枣酸奶,成为快速发展的区域型乳品企业,而红枣酸奶不仅提升了销量,更是促进了君乐宝的快速发展,目前它已经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型乳品企业之一。
(二)方法
区域型乳品企业要能守得住市场,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区域型乳品企业的明显特征是产品创新少、低价值的产品多、渠道相对单一、不够强势、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的进取心不强,结果导致团队建设不到位、各个部门总是缺人,没有人企业发展缓慢。因此,对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在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后,必须打造一支好产品(或品类)、持续建设渠道,在渠道中形成优势。但要想完成这两项工作,企业要逐步完善其组织架构、团队建设要跟上、激励措施要得当。
(三)策略
1.营销基本功
(1)把握消费者需求。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目前尚存的优势就是其产品可以在新鲜和安全的产品诉求上下功夫,要让消费者知道企业传递的信息。
(2)终端建设。区域型乳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决定,不是所有的终端都要进入,当然也不是只做现在的渠道,要根据市场发展和企业产品结构来确定。终端建设要从细节着手,包括终端开发、终端维护、规律性拜访、终端支持等工作。
(3)适度传播。区域型乳品企业的市场费用相对较少,为保持其品牌提及率和品牌曝光率,企业必须运用适当的传播方式,有计划地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传播。无论是媒体选择还是最后的媒体运用,都要利用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赞助电视台举办节庆晚会,以提供产品的方式赞助,投入费用少,但效果很明显。
2.打持久战,不急于扩张,建立根据地市场
区域型乳品企业必须坚守阵地,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围绕奶源基地拓展市场,其优势非常明显,消费者也容易接受。要想在区域市场不受一线品牌的压制,就必须建立根据地市场,逐步形成强势的局域市场,通过不断增加局域市场的数量,最终达到在区域市场成为强势品牌的目的。简单地说也就是通过一个网点、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建立根据地市场,可能速度很慢,但最终的效果很好。
重新定位的五大模块
在区域型乳品企业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消费者展开工作。无论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还是企业的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定位,是选择你的产品还是竞争对手的产品,消费者具有最终决定权。
(一)企业战略定位要明确建立根据地市场,可适度扩张
根据地市场战略的确定是区域型乳品企业发展的根本。虽然很多区域型乳品企业也聚焦某个区域市场,但在运作的过程中,却没有把根据地建设好,随着一线品牌的入侵而节节败退。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根据地壁垒,竞争品牌甚至可以长驱直入,在线上广告的轰炸和终端精细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区域型乳品企业无力还击,更别说走出区域市场、扩张市场了。
云南××乳业,虽然是昆明最大的乳品企业,但面临着一线品牌伊利、蒙牛的进攻和区域型品牌的步步紧逼。在这种情况下,云南××乳业决定重新确立企业的战略定位,打造昆明市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扩张外部市场。
昆明市场的现状是由6个区域经销商控制整个昆明市区市场。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是:
(1)终端铺货率低。很多终端都没有云南××乳业的产品,本地的Z品牌的铺货率远远高于云南××乳业;
(2)终端服务质量差。经销商送货不及时,导致很多终端投诉,但经销商依仗其多年经营的市场,有恃无恐;
(3)缺乏新终端网点的开发经验。原有的销售网点由于送货不及时导致部分网点不再销售云南××乳业产品;
(4)产品销售存在价差。每年经销商有相对稳定的收益,6个经销商都缺乏进取心。
云南××乳业决定改变现状,于是确立把昆明打造成样板市场并伺机向外埠市场扩张的战略。
(1)先试点,后推广。由于每个经销商的区域市场都很大,他们拥有的配送、业务体系都不能满足终端的需要。所以企业决定:
第一,重新分片划区。为避免经销商动荡,先选择做得最差的经销商区域市场作为试点。把试点区域划分为4个片区,由原有经销商自己选择最好的片区,其他3个片区招商。在4个片区经销商确定之后,这4个片区的目标销售量提升了1倍。
第二,增加试点区域的业务人员。原来只有1个业务员,重新划区域后增加到4个,能够正常维护经销商区域的销售终端。
第三,对试点区域的经销商进行目标考核。其考核分为两部分:销售目标的考核和销售网点的开发考核。
经过3个月的运作,此区域销量迅速提升,基本达到增长1倍的目标。从第四个月开始,对于其余的5个市场全部采取同样的措施,其销量都获得较大的提升。最后整个昆明市场被划分为29个片区,经销商也采取末位淘汰制,到年终的时候,整个昆明市场已经是云南××乳业的主场,竞争对手都转入“地下”,只能再云南××乳业没有顾及到的终端销售产品。
昆明市场的运作成功,云南××乳业高层信心大增,于是确定选取外埠具有一定市场基础,并且有增长潜力的区域打造样板市场。企业确定选择离昆明130公里的曲靖市场。根据经验,曲靖也重新划分市场,并在人员支持、推广支持等方面投入资金,通过一年的运作,曲靖市场获得了100%的增长。随着打造样板市场的经验不断丰富,企业确定选择将昆明之外的4个市场打造成样板市场。
云南××乳业通过样板市场打造,并逐渐由小区域扩大成为大区域,最终形成企业的根据地市场,根据地市场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额的60%以上,企业的发展成为有水之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地市场不断连成片,最后成为区域市场的真正王者。
(二)产品定位紧跟消费者
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产品定位能否紧跟市场和消费者,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地位。区域型乳品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实际上,很多成熟的产品概念都是可以用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跟随创新,形成快速反应的产品开发机制。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企业的产品方向。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特色酸奶的市场不断增长。当年君乐宝的“红色旋风”红枣酸奶刮遍中国,就是抓住当时消费者的健康养生的心理需求而获取巨大的成功。
山东Y企业,以生产百利包类产品为主,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无论是包装还是产品概念,在区域市场根本无法突破。根据适度创新的思想,企业决定从产品中寻找机会点。
近5年来,谷物类中性奶的发展比较好,这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养生和消费多样化的需求。而谷物奶,一般分为红色谷物奶、黄色谷物奶和黑色谷物奶三种,这些产品虽然为中性奶,但可不可以延伸到低温产品方面呢?我们的判断是可以的。有红枣(红色)酸奶、也有香蕉(黄色)酸奶,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黑色酸奶,于是Y企业推出黑酸奶。
一是市场上没有同类型的产品;
二是黑酸奶具有很强的养生健康的概念,产品添加黑豆、黑芝麻、黑米,融合优质鲜奶和益生菌发酵而成,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三是从黑谷物牛奶的行业风潮延伸到低温酸奶,消费者很容易接受。
黑酸奶推出后,通过市场推广,获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日销量达到4吨,已经远远超过预期。
黑酸奶就是适度创新、跟随创新的典范。从黑谷物牛奶延伸到黑酸奶,消费者容易接受产品概念、跟随市场消费的潮流,同时紧跟消费者的时尚需要,迅速打造成为Y企业的明星产品。
(三)渠道定位方便消费者
渠道的重要作用就是方便消费者购买产品。对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如何让消费者更快、更便捷地购买产品是企业销售成败的关键。除我们经常谈到的现代渠道、传统零售终端外,区域型乳品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自建渠道获得发展。
渠道建设的策略方向:
(1)通过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和布局密集度的展示树立终端形象,比如现代渠道的展柜、堆头等,传统零售终端的门头、陈列等。
(2)建立流动销售点。在区域市场要让消费者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比如,通过定时、定点、定产品的“三定”法则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很多城市型乳品企业的核心市场,此类型的终端不在少数,其投入少、效果好。
(3)自建渠道,形成相对封闭的乳品销售终端,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
对于区域型乳品企业来说,消费者在哪里,产品就应该出现在哪里。三色鸽乳业经过近10年的市场运营,在以河南南阳为中心的销售区域内,建设1000多家三色鸽乳品专卖店,不但形成自己独特的销售网络,还方便消费者购买产品。
三色鸽通过加盟连锁的手段,通过“牛奶+面包”的产品组合模式,建立自己的渠道王国。通过渠道的四级架构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完善了销售网络,真正做到精耕市场。
在自建渠道的基础上,三色鸽的产品进入当地最大的现代商超,不断完善了企业的渠道结构,真正做到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方便购买产品。
(四)价格定位满足消费者
不同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只有分析消费者,才能在产品定价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现代牧业在全国拥有10多家万头奶牛的牧场,因为有优质的奶源,2011年企业开始进入乳品生产领域。现代牧业没有选择乳品竞争的红海——常温奶为切入点,而是选择了低温奶作为市场切入点,其产品主要包括低温酸奶和低温鲜牛奶(巴氏奶)。现代牧业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的契机非常好,近年来,乳品质量安全事故不断,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也很无奈,无法购买到放心的乳品(其实很多都是放心的产品,主要是心理原因)。而现代牧业拥有自己的牧场,并且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牧业的产品正式进入市场,但产品的价格该怎么定?
(1)前提:现代牧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乳品。原因是企业拥有多个万头奶牛牧场,并且都分布在最好的饲养地域。
(2)认知:让消费者感知其高价值。在产品上市后,其终端导购的专业形象、标准化陈列、每日新鲜的产品诉求都在说明现代牧业是高价值的产品。
(3)价格:现代牧业给产品定的不仅是价格,还给予了消费者价值。现代牧业瓶装鲜奶终端零售价10元/瓶;但消费者如果采取订奶的方式,则是6元/瓶,即使如此,250g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
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现代牧业的产品价值呢?企业大力推广订奶卡,购买奶卡后自动成为现代牧业的会员,可以享受牧场直送、专属服务及会员价优惠。当消费者需要产品时,送奶员统一着装并且把牛奶送到奶箱里,这在过去是一种方便消费者的服务方式,而现在,现代牧业则直接送到家,并且产品形象、送奶员形象及企业的品牌传播形象高度统一,这就是价值的体现。而消费者也会因为享受这样的服务而感觉和自己的身份匹配,获得消费满足感。
(五)促销推广理解消费者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总是与网络分不开,据统计,截止2012年6月,中国当前的网民数量达到5.3亿。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重视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因为消费者在这里。而上网的消费者又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群,甚至是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消费。区域型乳品企业除了传统的推广方式外,当前应该重视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而互联网媒体的互动性更高、更方便。
南京卫岗拥有超过60万个家庭订户,其产品在南京家喻户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网络订购牛奶平台卫岗“天天订”。消费者轻松点击鼠标,订奶足不出户。同时,卫岗开通了新浪、腾讯微博,企业所有的活动信息,随时可以通过微博传递出去。对企业来说,微博的运营更方便,企业自己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随时和消费者的互动,信息沟通速度更快。目前,卫岗“天天订”的所有活动信息除在其官网上公布之外,其官方微博也会同时公布,这不但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满足那些天天窝在家里上网的年轻消费者方便订奶。
目前,很多区域型乳品企业都开通了品牌微博,通过微博平台传递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重新定位区域型乳品企业,重新认清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在未来的竞争中,区域型乳品企业只有认清自身,才能有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