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研发管理问题概述

1.1.1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产品开发面临的常见挑战有: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发展迅猛,产品越来越复杂,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人才短缺,需要更多的创新,国际化营销和研发。

产品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如表1-1所示。

表1-1 产品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序号

问题

原因

对策

1

新产品上市后不适合市场的需求,或者没有竞争力

²  缺乏系统、正确的研发理念;

²  缺乏前瞻性、有效的产品规划,“拍脑袋”做产品,没有产品平台规划、没有系列化的开发产品,被动响应市场和竞争;

²  以结果为导向,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缺乏对产品能否取得市场成功的深入分析,产品开发团队不对产品的市场成功负责,“闭门造车”式的产品研发;

²  没有设立优先级评估标准,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缺乏合理的先后顺序。市场急需的产品与技术不能及时开发成功

基于市场的创新,产品开发团队对产品的市场成功负责

²  没有做好客户需求调研及市场预测,客户需求收集与分析理解的细致程度不够,或者想当然地理解客户需求,设计没有满足顾客需求,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经常变更导致产品设计多次修改;

²  产品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特色和卖点,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

²  在开发实现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产品概念

²  充分的市场调研,从客户角度来定义需求。明确产品对客户的差异化价值,在项目任务书中明确产品的目标客户和竞争定位。

²  实施需求管理流程

成本太高,超出预期。缺乏对产品开发项目的费用和盈利分析

²  开发过程中做好成本管控;

²  采用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面向制造的设计),良好的可生产性是以经济的成本生产为前提;

²  采用标准件、优选件、CBB、归一化,尽量采用已有的标准部件进行组合;

²  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与重用,避免重复开发,选用标准的产品平台,模块化设计

2

产品开发周期长,投入市场时间太晚

²  职能化特征明显的组织架构阻碍跨部门协作,没有形成真正的项目团队,协调和沟通困难;

²  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影响上市后的客户满意度

建立跨部门的PDT团队,减少沟通和协调工作,提高沟通效率。

²  问题和缺陷没有及时解决,导致不断修改,测试和试生产时间比计划投入时间长;

²  技术重用差,缺乏CBBCommon Building Block,共用模块)与经验、教训的积累及共享机制

建立CBB库,提高重用,减少产品开发问题和缩短开发时间

²  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没有分开,缺乏技术规划与运作机制;

²  技术难题无法解决,技术上存在障碍,关键技术无法突破

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分离

²  不规范、不一致、随意、接力式/串行的产品开发流程和方法,没有衡量指标,没有文档,依赖英雄;

²  流程不够完整,没有规定各个部门的活动,没有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²  开发过程中管理有问题,概念和计划未充分考虑就急忙投入详细设计,后期频繁修改

²  建立可裁剪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

²  实施并行开发工程

关键人员离职,很多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衔接

建立开发规范,完善文档管理

²  同时投入开发的产品与技术开发项目太多,超出资源许可的范围。项目普遍延期严重,项目质量不理想,重点项目资源得不到保证;

²  项目管理效率低,计划和任务无法及时完成;

²  项目管理薄弱,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

²  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项目计划、监控流程;

²  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3

研发浪费严重,投资产品不赚钱

²  缺乏产品战略及规划,没有从市场出发建立项目选择标准,选择项目更多的靠领导“拍脑袋”,随意性大;

²  没有明确的产品立项活动

建立产品平台、产品线战略

²  立项“拍脑袋”,没有完整的分析和评审;

²  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业务决策评审。缺乏项目筛选机制,没有对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

²  缺乏决策评估团队,导致低价值项目占比过高

以投资的观点评审项目里程碑(DCP),及早取消不应继续的项目

项目缺乏资源(人力、技术)的保障

²  运用产品组合分析方法,确定产品的优先顺序;

²  在项目之间合理分配资源

4

产品开发质量时好时坏

²  未建立或实施技术审核制度,技术评审不规范,评审要素缺乏持续完善,甚至没有评审;

²  产品出现大量问题和缺陷

²  建立技术评审体系,及早发现问题,持续完善评审要素,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

²  保证足够的测试时间,形成经验问题库

大量采用新器件、新模块和新技术

稳定CBB库,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不过关,不稳定

有效的技术开发管理、研究、储备可靠先进的技术

5

产品开发团队士气不高

项目经理领导能力不足,执行比较随意,长官意识明显

选拔合格的项目经理,发展领导能力

缺乏对项目组的关注,沟通不足

领导层、中层和执行层各层面充分沟通

²  评价不合理,激励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研发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²  人员流动性大

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²  团队合作氛围不好;

²  产品开发过程中各角色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晰现象;

²  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研发人员的职业化素质不足

²  明确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和节点的职责,关键交付物;

²  持续培训和团队建设,形成团队合力


1.1.2 研发各层级人员的问题汇总

研发各层级人员的问题汇总如表1-2所示。

表1-2 研发各层级人员的问题汇总

序号

主题

内容

1

高层

²  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但是产品总是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推向市场;

²  公司资源究竟投到什么地方?重点项目的资源有没有有效保障?

²  研发人员离职对公司和项目冲击很大,如何固化公司的知识库?

²  如何量化评估研发项目和研发人员的绩效;

²  如何把研发工作量化管理,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

2

中层

²  研发项目计划失控,无法按照预定要求完成;

²  项目组人员忙闲不均,工作不透明;

²  任务布置不下去,员工反馈工作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

²  研发项目信息不透明,布置下去的工作不能天天盯着,无法实时监控;

²  过去犯过的错误重复犯,缺乏经验、教训的积累;

²  缺乏量化数据,绩效考核缺乏客观依据

3

一线员工

²  自己做多做少没区别,做得多领导也看不见,很委屈;

²  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工作,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²  如何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和工作总结,保证每天进步一小步?

²  如何继承其他人的意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²  如何让领导在评价自己的绩效时有客观的历史数据参考

1.1.3 优秀的研发体系特征

笔者走访多家研发型的企业,总结比较优秀的企业研发体系常见的特征包括对客户需求理解透彻,恰当的产品定位,集成的、结构化的、并行的产品开发流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良好的设计能力和技术储备,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顺畅的跨部门协同清晰、明确、有前瞻性、切合实际的产品战略和产品规划,平台化、系列化的产品开发模式(技术预研、平台、技术规划、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分离),产品线与资源线并重,研发经验、教训积累与分享,老中青比例较合适的研发团队,有较好的人才梯队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