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讲过要想让员工有意愿去改善、提高业绩,就要给他一定的动力,也就是我们要给他做激励。但是很多企业在做激励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老板觉得为了激励员工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员工做出的业绩也并不理想,而且员工还变得特别能算计,但凡多干点工作就要找老板要钱,不然就觉得自己亏了。
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很触动的案例,当时我们在一家企业做暗访,暗访结束之后给老板看到那些员工的真实表现,老板非常吃惊,这位老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士,当时就哭着说,我为了让他们能好好工作,在薪酬上给他们付出了很多,现在的经营压力这么大,他们不出业绩,给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在我才知道他们也根本就不干活呀,我对他们这么好,他们居然这么对我……这位老板非常的苦恼和无奈。
或许很多企业家都会有这种感受,就是员工干点活就要一份钱,当然这种事情在上面这家企业里尤为明显。这也是我们想强调的,企业家给员工们付出了薪酬,但员工却没有真正把企业当成家,对企业没有任何的感情,认为这就是个赚钱的地儿,甚至说还是一个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赚钱的地方,这样的激励就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完全达不到我们激励的目的。
更严重的是,员工在企业里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为企业考虑存在的危机及未来的发展,更不存在对企业的忠诚度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拼搏心态,一旦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需要大家忍受暂时的利益损失共渡难关的时候,员工们就会纷纷离开企业另谋高就。
实际上,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激励最理想的目标是让员工为了企业适当地受点委屈。当然让员工接受太大的委屈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员工一点委屈都不能接受,丝毫不能为企业付出,一定要做一点事就拿一点钱,这个企业里的所有人都是唯利是图的,没有人关心企业的命运,企业怎么可能会好?
所以,真正做好的激励一定是员工为了企业的利益能够受点委屈,损失一点个人短期利益,这是企业通过激励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实中,员工一点委屈都不能受,处处和企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就是因为企业在激励的过程中只给员工奖钱,员工就只跟企业讲钱了。
大家扪心自问,企业家除了给员工钱之外还给了员工什么?如果没有给员工其他形式的激励,员工除了想要得到钱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他凭什么要去给你免费付出?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很多企业进行激励模式设计的时候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完全以钱为主导进行相应的激励,而没有其他的激励形式。如果企业想建设实用有效的激励模式,自己的钱不再打水漂,就一定要考虑长短结合的激励系统。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员工,他现在面临着工作上巨大的压力,为了工作、为了业绩前期付出了很多,但是这些付出并不能使他今天就可以直接赚到钱,甚至他有些事做得很好,但是公司没有认可他,他感觉到很委屈。此时,他是完全有理由去找公司讲条件、提要求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很多优秀的员工都是默默承受着,不会去找领导说自己多么委屈。他不去找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还能看到在这里还有职业发展空间,在这个企业还有很多希望,这就是激励最好的一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