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则三:盈利的经销商都具备持续盈利的基础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盈利的经销商不追求一时的高利润,而是深耕持续盈利的基础,确保基业长青。

(1)盈利的经销商都以打造持续交易为基础

盈利的经销商都以打造持续交易为基础,不追求一时的利益。首先,在质量控制上确保新车100%三次PDI(入库、出库及质量)检验、确保100%原厂配件、确保维修后三级质检、确保人员服务质量、确保投诉响应回馈机制。其次,在消费回馈上,设计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会员制度,确保忠诚客户享受更高实惠,营造客户持续交易的氛围。在营销包装上,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的同时,确保加装产品的质量保证。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则多了个心眼,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这一额外的服务深受顾客欢迎。王永庆卖米多是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他给顾客送米时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营销的本质就是打造持续交易的基础,100多年前王永庆从这家小米店起步,最终成为今日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对今天的经销商运营依然有借鉴意义。

(2)盈利的经销商都有应急管理预案

一年有四季轮换,市场有淡旺季,经济有周期循环,产品有上、下市档期。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受经济大环境与市场小环境影响在所难免。一家盈利的经销商面对经济下滑、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都有自己的应对方策。

盈利的经销商以更成熟的心态来应对市场波动,团队在不利的大环境条件下,反而愈战愈勇,更加团结协作,在心态调整上更胜一筹。在业务运作上更加主动作为,锁定目标,走在市场前面,充分展现团队优势,抢占因受市场因素下滑的其它经销商份额,把成功的喜悦留给自己,把失败的悲伤留给因市场下滑而抱怨的竞争对手。

除了市场风险,经销商还面临融资、税务等财务类风险,安全事故、客户纠纷、劳资纠纷等法律类风险……盈利的经销商都有风险管控机制与应急预案,冷静理性应对,确保风险可控,不会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营。

当然,关于盈利经销商的个案研究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非几千字短文所能涵盖,本文列举三大相似点并不能完全概括盈利经销商的特征。总之,盈利经销商以自身沉淀与创新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所有奋斗着的经销商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