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国内奶牛养殖界,有很多能人、高手。他们经验多、能力强、技术专、资讯广,但一直没有把智慧、才华、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一直在行业处于“游离状态”。我这样说,不是不承认他们的水平和能力,而是想提醒,奶牛养殖行业应该提升整体运营顺畅,不只是饲养水平高低。
观点一:只重表象,本末倒置。
牛舍规划、牛群舒适度、日粮配方、青贮制作、TMR搅拌、挤奶操作、繁殖育种、疾病防疫、污粪处理等,各类奶业大会、各类奶牛业大会、各类养殖技术会……讨论来讨论去、研究来研究去,都是上述技术问题。大咖云集、专家登场、官员站台,似乎奶牛养殖只要技术问题解决了,一切都迎刃而解。真的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牛舍应该怎么规划?人类在建筑房屋时,首先考虑的是朝向,通风、光线、冬暖夏凉,追求的是什么?健康、舒适。在牛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南方、北方气候条件不一样,土地资源不一样,政策扶持不一样,北方天冷干燥、南方高温高湿,而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模子套用的多,忘记投入产出成本,一味追求高大上。我想问,牛舍建筑是考虑人的因素多,还是牛的因素多?是给人舒适,还是还原牛的本性?换位思考,奶牛养殖的主体是奶牛,不是人。如果人舒服,牛就不一定舒服。养牛、养牛,养的是牛,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观点二:只重技术,轻视管理。
这点在很多牧场得到验证,我也曾经跟很多牧场主交流,谈来谈去,扯来扯去,还是停留在奶牛养殖的问题上,很少谈到实质上,即到底谁在创造效益?
有人可能会说,把奶牛养好了,效益就出来了。我要说,不,只有把人养好了,才能把牛养好。为什么这么说?日粮配方、青贮制作、TMR搅拌、挤奶操作、繁殖育种、疾病防疫、污粪处理等,这些工作谁来做?是奶牛自己吗?不,是人。
日粮配方是否科学、青贮制作是否保质、TMR搅拌是否到位、挤奶操作是否规范、繁殖育种是否合理、疾病防疫是否准时、污粪处理是否环保,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显性利润和隐性利润,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人为的。所以,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比如招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机制。人的价值认可、利益分配等,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团队建设、人文环境、激励机制、检查机制、改善机制等的完善和健全。只有人满意了,人才会把知识、智慧、技能用于奶牛养殖上,才会有好的工作态度和状态,才会把奶牛养殖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打造,才能把正确的决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才能通过奶牛养殖的精细化管理创造更大的业绩。人,也只有人,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主体。
观点三:只重眼前,漠视长远。
奶牛养殖是一项长期、长效工程,为什么要养牛?赚钱。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个答案。我要说,对,也不完全对。奶牛养殖首先要有个大战略、大格局,奶牛养殖是一项长线发展的事业。想追求短、平、快的发展,就不要去养奶牛,养奶牛更多的是需要信念、爱心、恒心、毅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奶牛养殖也是一个健康产业。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其他任何产品所不能超越的,目的是提高人类健康指数。因此要有爱奶牛、耐寂寞、经折腾的心理准备,改良和优化品种非一日之功,获取更高利润非短期行为,科学饲养、合理规划,延长奶牛创造价值的寿命,而不是凭借一些所谓的添加剂,违背奶牛的自然生长规律,强行向奶牛索取回报,忽视奶牛健康,不计成本地高投入,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得不偿失。没有大爱、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就是不懂经营。
你,真的懂养殖奶牛吗?没有搞清楚以上这些问题,你还是处在奶牛养殖行业里的“游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