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次品率,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所生产制造的产品,不符合出厂和使用标准要求的比率。
在餐饮品的生产制作中,由于产品标准粗放、经营管理松弛、质量观念淡漠,废次品率这一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和运用。在餐饮品的生产制作中,注入废次品率概念的灵魂,是本节的一个任务。
本节要讨论的题目有:品控从源头开始、法国麦当劳的品控竞争力、餐饮的隐形废次品率、6西格玛对餐饮品控的启示、餐饮标准的进化、零错误空间、眉州东坡的品控策略、郭台铭亲自监工、吉野家的牛肉饭,一共9个。
5.8.1 品控从源头开始
品控的源头在哪里?
在切配组、收验货处、菜市场,还是在种子库、实验室、田间地头。
不同的品控观念,就会有不同的品控源头。
品控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前量。
在改革开放后,麦当劳也及时看到了中国这个市场机会,但直到1990年,才正式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原因是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条件准备、收集资料和研究问题,以便能够在未来的中国市场持续发展。
拿土豆来说。由于中国的土豆大多都小,不符合麦当劳的长度标准。所以,麦当劳在1983年就来到中国,提前进行麦标土豆的培育和布局。
麦当劳的土豆标准是:果型要长,5英寸长的要达到20%左右,3-5英寸的要达到50%左右,3英寸以下的在20-30%之间;土豆芽眼不能太深;淀粉和糖分含量,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8.2 法国麦当劳的品控竞争力
法餐是世界餐饮的杰作,法国是世界美食王国。
麦当劳在法国的发展,检验了麦当劳世界级餐饮王牌的水平。
在法国,麦当劳是最大的牛肉买主。麦当劳能够做到对每一块牛肉进行来源追溯。
麦当劳说:我们知道每一个汉堡包和鸡块,分别都是来自哪里。我们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找到生产它们的农场。
法国麦当劳的严格品控,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形成了新的竞争力。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疯牛病肆虐欧洲,造成了全世界对牛肉的恐慌。但这却正好成了麦当劳的机会——由于麦当劳的牛肉可追溯——证明都来源于健康的农场。
在当时,麦当劳的竞争对手下架了所有的牛肉产品。而麦当劳不但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反而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5.8.3 餐饮的隐形废次品率
中餐是模糊哲学,不精确、不清楚,似是而非、糊里糊涂。
餐饮的隐形废次品率,是指无检查、无发现、无记录、无报告、无处理、无改善的餐饮废、次品所占的比例。
因为是隐形的,所以很模糊、不清楚,无法及时精确地统计、分析、核查。
当年,海尔的张瑞敏坚决砸掉有缺陷的76台冰箱,就是为了砸醒大家——砸掉大家心里头的模糊哲学和低级标准,树立“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理念。
在餐饮业,要制定出高、精、尖的品质标准,并且可以据此来操作、检查、统计和改进,消除隐形废次品的空间,成为一家不生产、不出售隐形废次品的企业。
5.8.4 6西格玛对餐饮品控的启示
6西格玛,是指换算为百万分之3.4的错误率、缺陷率和废次品率的流程变化(6个标准偏差)尺度,是描述质量改进过程和目标的一种方法。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韦尔奇的领导下,运用6西格玛管理,提炼出了流程再造的精华模式,成为企业业绩和竞争力提高的决胜力量。
6西格玛的理念和方法,是餐饮流程革新,管理模式再造的途径之一。
通过6西格玛管理,重新对餐饮质量流程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通过6西格玛管理,建立餐企长期成长和持续成功的坚实品质基础。
5.8.5 餐饮标准的进化
其实,餐企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过于粗放。
从粗放的餐饮标准,到精细的餐饮标准,是一个主动进化的过程。
从标准角度来讲,可以说餐企的成长和发展,就是标准的革新进化过程。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从粗放标准到精细标准的进化。
麦当劳牛肉的品控过程,要经过40多个项目的品质检测。
麦当劳的肉饼,直径为98.5毫米,厚度为5.65毫米,重量为47.32克。必须选择精瘦肉,由83%的肩肉和17%的上选五花肉精制而成,脂肪含量不得超过19%。
麦当劳的所有成品,超过一定的期限,立即丢弃而不再销售,汉堡是10分钟,炸薯条是7分钟。
餐饮标准的进化,就是在生产操作和消费场景当中,经过持续的观测、研究、揣摸、提炼、推动而形成的。
戴明的PDCA循环、戴明环,是现场改善管理的一种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餐饮标准的进化管理中来。
PDCA循环——戴明环示意图
5.8.6 零错误空间
为了实现零空难的飞行安全管理目标,波音公司一直在研究驾驶舱管理技术。
飞机驾驶舱的标配是3个人,其中正副驾驶在旅客登机前就已上岗,分别拿着表格,按表格把所有按钮都测试一遍——完全按表格操作,每一个项目都不能疏忽大意。
在飞机起飞前,会按照检查结果,生成一个复杂的报表,相关人员会按照报表数据,决定是否正常起飞。
这样的一套程序,保证了飞机在起飞前的故障和隐患排除——这就是波音公司的零错误驾驶空间,以及100%的检查执行力度。
5.8.7 眉州东坡的品控策略
在国内的中餐标准化和品控方面,眉州东坡是做得早、做得好的一家企业。
眉州东坡的品控策略是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操作——严格按照管理控制图的出品标准、生产工艺和流程来生产制作,以降低废次品率。
眉州东坡每款菜品的推出,厨政部必须要制作相关的培训手册,详尽地说明每一个步骤。
另外,还要制作PPT课件,供各店反复培训——先由厨师长到总部参加集训,然后回到各片区、分店对员工进行培训。最后,所有参训厨师和人员对培训菜品一一签字,以确认完全掌握。
事后,公司厨政部还会反复到各店试菜、指导和考核。
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再反复进行现场培训,直到符合标准为止,然后再次签字确认掌握。
到巡查第三次,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实施处罚。
这样层层培训、层层考核、反复巡查、反复指导的品控策略,避免了“一个厨师一个味,一样的菜不一样的味”的现象。
5.8.8 郭台铭亲自监工
富士康在为苹果公司生产iphone5的时候,由于产品复杂度高、外壳容易划伤,良品率很低。而协议良品率是90%,实际只做到70%,超出部分由富士康买单。
苹果要求富士康返工500万台iphone5。
一台的返工人工成本是200元。由于良品率低、返工量大、代工利润薄,出现了亏损。最差的时候,开工率只有15%。
为此,郭台铭亲自到工厂监工,提出:“提升良率、专业培训、凝聚士气”的12字主张。
郭台铭先后到各工厂巡视,表示产品不达标他就坚决不走。
5.8.9 吉野家的牛肉饭
吉野家的牛肉饭,是一碗饭卖了一百年。
在这一百年中,为了持续做好牛肉饭的品质,很多次对原辅调料和工艺进行了革新改进。一碗牛肉饭,用了一百年的真功夫。
吉野家在1962年,为了把牛肉饭的牛肉做到更好,成立了牛肉加工厂。
哪个部位的牛肉更好吃、更适合做牛肉饭,哪个宽度和厚度是最好的标准,哪种葡萄酒是最好的佐料,都做了认真详细的比较研究。
另外,还在北海道建了牧场,自行养牛,并亲自研究牛饲料。
用桔子罐头厂的渣滓喂牛,以便能够培育出最好吃的牛肉。又收购了美国的肉食加工厂,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品质保证标准,并且进一步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