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企业流程管理常见问题解答

直播中很多中小企业朋友提了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流程建设中很典型,我结合实践给大家一一解答:

1. 从零开始做三级流程,先做核心流程(销售、财务)还是基础流程(制度、会议)?

不用分先后,流程设计是全局活动,要企业统筹规划,像修高速公路一样,先画好整体路线图,再分工推进。小企业三级流程不多(一般 10-30 个),建议成立跨部门的流程设计小组,老板当组长,打破部门界限,大家一起梳理流程目录,每人承担 2-3 个流程设计,效率更高。如果先挑几个流程做,容易割裂管理逻辑,比如先做销售流程,没配套的生产、采购流程,销售订单来了也无法落地,反而打击大家信心。

2. 三级流程和四级流程有什么本质区别?怎么更好理解?

简单说,三级流程是一类事怎么管,讲管理逻辑和协同配合;四级流程是一件事怎么做,讲标准动作和步骤。比如销售管理流程是三级流程,讲销售从需求调研到售后服务的全链路管理,涉及销售、生产、技术等多岗位协同;而客户签单流程是四级流程,讲具体签单时 “1. 销售提交报价单 2. 客户确认 3. 法务审核合同 4. 双方签字盖章这几个步骤,是单一岗位或少数岗位的标准动作。三级流程像树干,支撑整个管理体系;四级流程像树枝,是具体的执行细节,两者相互配套,先有三级流程明确管什么、谁来管,再有四级流程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3. 企业现有流程运行不畅、经常卡壳,怎么判断问题出在哪?

判断流程好坏有三个标准:一看是否知道为什么做(有没有明确目标),二看是否知道谁来做(主责、配合岗位清晰),三看是否知道怎么做(步骤逻辑顺畅)。如果流程运行卡壳,大概率是这三点出了问题:

 

  • 比如报销流程卡壳,可能是谁签字不明确,或签字环节太多(7-8 人签字),大家没时间配合;
  • 比如生产流程卡壳,可能是没明确原料短缺时谁对接采购,导致生产停线;
  • 还有的企业流程是抄来的,和自身业务不匹配,比如抄大企业的销售流程,却没有大企业的技术、售后团队,自然运行不畅。
    解决办法就是按三级流程模板重新梳理,把目标、岗位、步骤理清楚,砍掉冗余环节,用标准说话代替权力说话,比如报销按标准(符合额度、票据合规)一人签字即可,不用层层审批。

4. 流程设计好了,但员工不按流程走,还是按老习惯做,怎么解决?

核心是老板要下决心,把流程管理当一把手工程,具体分三步:

 

  • 第一步,正式成立流程项目组,老板亲自主持动员会,下文件明确流程的重要性,和按流程做事的奖惩规则,比如按流程走提高效率的奖励,不按流程导致问题的处罚,不能让流程成为软约束
  • 第二步,让员工参与流程设计,比如让一线员工提老习惯里哪些动作低效”“流程里哪些环节不合理,设计完成后给参与员工奖励(比如完成一个流程设计奖 100 元,质量高的额外奖励),员工参与了才会更认同;
  • 第三步,加强培训和监督,新流程落地前组织全员培训,确保大家会用;运行中管理岗位定期检查,发现不按流程走的情况及时纠正,比如销售没按流程做客户档案,要指导补做,而不是放任不管。还要注意,老板不能带头打破流程,特殊情况(比如紧急救险)可以临时决策,但事后要补流程,不能让例外变成常规

5. 怎么让员工主动参与流程设计,避免形式主义?

关键是让员工看到好处,流程设计不是给员工加负担,而是帮大家解放双手,减少无效工作。具体做法有:

 

  • 利益驱动:企业设定流程设计奖励标准,比如《资深管理顾问工作心得》里提到的基础奖励 + 质量奖励,完成一个流程初稿给基础奖,经审批通过给质量奖,优化流程带来成本下降的,再给绩效奖;
  • 责任驱动:把流程设计任务分配给对应管理岗位和核心员工,比如让销售骨干参与销售流程设计,让设备操作工参与设备管理流程设计,他们熟悉业务,设计的流程更实用,也会更有责任感;
  • 文化驱动:强调流程是全员的事,比如安全流程涉及每个人的安全,销售流程关系每个人的奖金,让员工明白流程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流程设计成果要公开,比如在公司公告栏贴流程图,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贡献,增强参与感。

6. 流程运行后效率反而更低了,是该废弃还是修改?

肯定要修改,流程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果运行后效率变低,一定是设计有问题,大概率是照搬照抄别人的流程,没结合自身实际。比如有的企业抄大企业的采购流程,加了很多审批环节,却没有大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支撑,导致采购周期变长;有的企业抄同行的质量管理流程,却没有对应的检验设备,导致流程无法落地。修改时要回到三级流程设计的本质:

 

  • 先看目标是否清晰,比如采购流程目标是满足生产所需、控制成本,如果效率低,看是不是审批环节过多”“需求收集不及时
  • 再看主责、配合岗位是否合理,比如采购流程让财务总监每个单子都签字,财务总监精力不够,自然卡壳,其实可以按采购金额设定审批权限,小额采购由采购经理审批,大额再报财务总监;
  • 最后砍掉无效环节,比如部门负责人签字如果只是走过场,没实际审核作用,就可以去掉,让流程更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