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故事,在任何年代都生不逢时。
吹牛不犯法,骗人就危险。吹牛只是炫耀,撒谎等于骗人。
可这吹牛撒谎,全是祖传的生存绝技,不能失传。咋办?
赶上互联网时代,聪明人都在讲宏大的故事。
讲不好美国故事,就搞不了科技和金融。
讲不好中国故事,就得不到信任与合作。
这些,都可以上升到国策层面。意外地给力。
老百姓这一级别,更要学会讲故事。不然,当牛做马都没人要。
擅长讲故事,就能飞黄腾达。别不信。
很多人一辈子喝的,并不是可口可乐,而是那个秘方的故事。
同类产品很多,有更多更可口、更可乐的饮料,为什么没能取而代之?
这就是故事的威力。
可乐的故事,若换种讲法,看行不行:为绝对保密,秘方被几个隐形人带去不同的外星,并不允许再带回来。
可想而知,今后没人再喝那玩意。
那帮坏蛋,偏偏这么说:几个神秘人分别掌握秘方的一种原料,彼此不认识,别人也不知道他们是谁,而他们就在地球上。
这就是好故事。全人类都喜欢。
套路是:荒诞不经+无法验证+故意乐观=真理。
大伙寻找真理的路过于艰辛,不得已就接受了催眠。
在创业大军里,有一帮小鬼头,专门负责编故事。轻车熟路,张嘴就来。
创业者在投资人面前,故事不允许太复杂,以前限几分钟讲完,现在要求一句话说明白。否则投资人掉头就走。
一句话。只有几秒钟啊。
这也难不倒小鬼头们,拿到钱,掉头就跟资本合谋,用更大的故事去征服股市。
在市面上,被信息爆炸日夜冲洗的大脑,比尿壶还干净,谁还管那一套。
不信白不信。走起。过路人看了,也跟着开练。
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好故事,只吹牛,不骗人。
只要吹了足够大的牛,就有人来量化。
这叫估值。
怎么掌握其中的分寸?
科学再发展十万年,也没有量化标准。
随手看看微信,有的是教材和模板。能打动你的故事,就能打动别人。把内容换成自己的,先练练手。万一投资人信了呢?
我估计,上面这种鸡汤,能喝死一大批人。
喝了后悔,就抠抠舌头。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