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长三角投资策略综合分析

一、概况及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目前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城镇分布密度较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较快。现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首位核心城市,以苏州、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宁波、合肥为次级副中心的多中心结构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西侧紧邻长江中游城市群,北侧紧邻淮海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共涉及江苏、浙江、安徽3省及上海市,共有26个地级以上城市。

根据长三角城市规模发展规划,处于发展轴线上且人口在20万以上300万以下,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小城市是城市群未来的主要扩张和发展方向。

长三角26个地级以上城市包括108个区、40个县级市和56个县。根据中指的分类,26个地级市共有一二线城市7个、三四线城市19个。

从卫星灯光图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较快。现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首位核心城市,以苏州、南京、杭州为副中心,以宁波、合肥为次级副中心的多中心结构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联系较为密切,内部城市发展相对较为均衡,除合肥外,其他城市受上海的辐射影响均较大,城市群发展趋向成熟。

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特征:

1、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经济规模优势突出;

长三角综合经济实力突出,2017年上海经济规模突破3万亿元,同时苏州、南京、杭州、无锡均加入了万亿俱乐部,全国14个经济规模万亿城市,长三角占5席。

2、城市群空间结构合理,城市等级体系较为完善;

长三角呈现明显的“Z字型”城市布局,其主要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均集中在沪宁合杭发展带上。同时,完善的等级体系为城市群发展带来强大动能,形成了杭州、南京、苏州、合肥等多级辐射发展圈。同时近年来杭州作为创新创业城市也极大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

3、城市群产业发展均衡合理;

长三角整体三产占比为54%,一二三产占比合理均衡,整体三产占比逐年提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从产业布局看,江苏以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安徽以承接能源汽车、服装纺织等消费性产业为主,浙江金融业增加值贡献值较大,上海则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强化现代服务业增强其经济中心的功能。

4、长三角县级城市发展及县域经济较为发达。

50万人口以上县级城市达65个,全国十强县市中有7个来自长三角,且很多县级市都有上市公司,经济活跃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