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明灯

在中国企业里面,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的科技企业,在国际上也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大力发展5G技术,看重的是未来世界通讯信息的发展趋势,研发芯片更是为了长远发展,不再受制于人,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之所以逐步发展壮大,离不开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战略方向做的正确,让华为稳健发展,步步为赢。

在我经常接触的企业老板当中,很多老板会问道:付总,我今年做什么产品好?或者明年流行什么产品?

这是一种短视的赚钱思维,或者叫割韭菜,没有从未来公司的战略发展考虑问题,只是想赚快钱,更不会创建品牌。

做什么产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产品才是关键,只考虑生产出来产品就能大卖、热卖、赚钱,而没有做产品的市场营销动作,这背身就违背了市场规律,反科学的想法,因此,不会大成功。

战略即产品,产品即品牌。

正确的战略定位,才会成就产品的品牌。

每一个品牌的成功,都是战略的坚持和落地执行,背后付出了很多营销的推广工作。

例如:红牛、王老吉、奥迪、宝马、苹果、格力、香奈儿、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品牌的成功,都是多年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

而他们的产品几乎没有变化,从品类来讲,十年如一日,确定好产品,一直努力的在做市场。

反观很多企业,喜欢投机取巧,每年在更换产品,每年在纠结选产品。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成功大单品,更谈不上所谓的品牌。

因此,成功的老板从都是具有战略定位思维,不是短视的赚钱方式,要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品类格局,成为某个赛道的领导者。

企业要生存没错,错的是一直用生存的思维来做产品,时间久了,就不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来做市场了,结果是不会收获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大单品的成功。

战略思维聚焦方向,聚焦资源,聚焦产品。

具有战略思维的老板是在做市场,考虑的事情是如何竞争、如何搭建团队、如何运作产品推广、如何让消费者买单,而不是每年想着更换产品。

战略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企业内部来说,一旦确定生产某个产品,聚焦上游资源,最大化的降低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竞争上占据最大化优势。

对企业外部的销售人员来说,竭尽全力的去推广产品,目标清晰,思路明确,所有的营销聚焦一个品牌,让品牌声音最大化。

战略思维让企业的发展目标清晰,凝聚企业上下的力量,为了塑造一个成功产品品牌而努力,形成势能,稳定市场,最终成就品牌。

战略思维不要理解为高大上,通俗理解就是做事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具有长远的眼光,制定详细战术去坚持实施。

战略很关键,但是要通过实际的产品和营销去实现,分解具体落地内容,战略就是落地的战术工作。

没有战略思维的老板做产品,具有战略思维老板做市场。

产品是死的,营销是活的。

企业在开发出产品后,很多的是后续的营销工作,营销做得好,消费者才会买单,才能形成市场影响力,最终成为品牌。

一个品牌的成功,最终是品牌文化的成功,俘获了市场消费者。产品本身的物理价值很透明,没有品牌战略思维的话,产品就没有过多的价值。

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产品卖点是0糖0脂0卡,很受年轻人欢迎,短短的6年左右时间,其销售额70多亿,也给中国的两大可乐品牌很大压力。

元气森林的气泡水推出0蔗糖价值,这是一个产品大战略,颠覆传统饮品,开辟了新的饮品时代,让中国饮品纷纷效仿,开始做0糖的饮料。

战略思维很重要,竭尽全力见成效。

战略的制定一般是公司的绝对领导层,是自上而下的,属于公司的核心规划。

战略要想实现,必须自下而上,做好具体的战术工作,竭尽全力的落实一线,才会获得企业战略发展的成功。

很多时候,很多企业每年年度总结会也会提到战略发展的方向,可是会后落实的工作太少,战略成为了空谈口号,结果是不可能成功。

王老吉凉茶的成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整体做到了带着战略思维去做产品。聚焦一个红罐产品,聚焦一个口号,聚焦一个餐饮渠道,竭尽全力的推广市场,经过多年的坚持,取得了品牌的成功。

每个国家也是一个品牌,也需要有核心大单品,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我们中国为了国家的安全保障,大力发展科技、军事、经济,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规划。

目前我们国家有三艘航母下水,未来还会更多,这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国家发展军事战略的工作体现,更是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实力。

建国后的原子弹工程,也是国家的战略规划。在整个经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我国克服困难,居全国之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究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一个品类大爆品,有了它,带动了中国核工业技术的全面发展,给“竞争对手”一定的打击和压力。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落实战略工作的重要性,战略不能是喊口号,而是需要拿出魄力,殊死一搏、破釜沉舟的落实工作。

有了过程,结果不骗人。

没有战略真可怕,纠结恐慌忙抓瞎。

战略是未来,是赛道,是为了未来不焦虑、不恐慌,做好眼前的具体工作,实现未来的更好发展。

企业家始终要有看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要有更大的格局。

华为如今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不仅是手机,更是在通讯技术闻名世界。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这是华为长期战略发展的结果。

如果没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没有竞争的危机感、没有自主研发的战略意识,华为很难走到这一步。面对美国的制裁,华为及时地做出了战略调整,也加速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没有恐于压力不知所措。

华为对于技术研发、团队管理、品牌塑造、资本运营等都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做到了不畏惧、不迷茫,始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明灯。

一旦企业没有战略思维,很快就会遇到发展瓶颈,让企业老总不知方向,产生迷惑和纠结。犹如大海上失去导航的轮船一样,看不到哪里是到达的岸边。

企业无论大小,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为之努力奋斗,才不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团队的力量。

学会有格局、有高度、有竞争、有目标的战略思维,是一个企业家必备的惯性思考方式。

企业领导人要始终提醒自己该做什么,坚持什么,带领企业走向何方。

如果没有这种思考和答案,就意味着企业不会走的更远,也不会走的更好。

战略新品成就超级爆品,战略定位成就大单品。

战略定位决定企业增长,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具备的是战略思维,选好赛道,定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