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招 让“外人”认为产品的特点与优点跟他相关、对他有用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故事,小时候,邻居老约翰去世了,他急急忙忙去告诉小伙伴汤米。汤米当时被蚊子叮了一个大包,听闻消息后,对老约翰的噩耗表达了短暂而模糊的哀悼之意,接下来就使劲地抓挠自己被的蚊子叮咬的包,并且心急火燎地满屋子四处翻找涂抹祛痒的药,再也不提起老约翰的事。

戴尔·卡耐基后来把这个现象形象地表达为:“人们对自己被蚊子叮咬后痛痒的关心,超乎邻居的死讯!”——这就是在消费心理上如何引起关注与需求的“与我相关”现象。

为了加强理解,“与我相关”在中文里面有句粗俗但是有力的反义词,就是“关我屁事!”这四个粗俗不堪的字,是很多著名策划家、高大上广告专家私下里审定广告、营销策划方案的内部评判标准。一个广告的文案、画面再优美,如果“关我屁事”,你的钱就白花了。

人们对产品特点、优点的认知,如果觉得与自己无关,很快就会忘记,更不要说产生购买行为了。所以,我们在传播产品定位输出语的时候,一定要特别补上一句与消费者痛痒相关的话,例如:“皇氏酸奶,不用放冰箱的酸奶,肠胃舒服!”“怕上火,喝王老吉!”“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困了、累了,喝红牛!”

我们经常给总裁班、总监班同学们布置一份作业,就是用“关我屁事”做标准,去评判一个广告是否有效、是否准确地表达了产品的品类定位,是否完整表述了产品的“特点、优点及带给消费者的利益”。

结果,上课的时候,助理老师一汇总统计会发现,无论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卫视,几乎90%以上的广告主,包括很多大牌企业、著名企业家、经过国际4A公司服务的大品牌,说的都是“关我屁事”的废话。

有的是正确的废话,如:产品绕地球多少圈,产品是某某品类的领导者。

有的是优美的废话,如:天很蓝、云很美、海很广阔。

有的干脆不知所云,如:中国人,X强!

不知道这些精明的企业家,是否听过一句流传很久、很广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如果,在CCTV一秒钟广告费的代价是一辆宝马车的年代,老板们不把广告语精准地瞄准品类定位,瞄准品类的“特点、优点、给消费者的利益”,则损失的企业广告费岂止是一半?

企业后面营销运营的损失、资源的浪费、时机的错失、市场的丢失和竞争对手的坐大,岂止是浪费一半广告费那么简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稍微取巧一点,能够加深一些消费者记忆的,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劲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哦!”从专业角度来理解,这都是一些剑走偏锋的取巧之作,不是有正见企业家的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如果一般的企业去模仿、追求这样的“巧劲”,则必然会走入死胡同。

为了引起企业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我们每次与企业家进行品类定位会议之前,都会讲两个很小的段子。在开始的寒暄阶段,我们会巧妙地讲一句:“报告老板一个好消息,我家丫头这次考奥数得了个金奖。”在闲谈过得几分钟的时候,我们又说:“报告老板,我最近游泳进步很大,可以一口气游6圈了。”在正式交流的阶段,我会指出:“老板,在我说我家丫头得奥数金牌的时候,您很礼貌地点了点头,表示祝贺;在我说出我游泳技术大涨,游了6圈的时候,你甚至有点不耐烦了。你想想,如果你的广告说你的产品是某某品类的金牌得主,你的产品销量,绕地球多少圈,消费者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停顿一下,语重心长地说出那句评判广告语是否有销售力著名的、有力的、粗俗的标准:“关我屁事”!

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特点、优点与消费者的利益无关,与消费者的需求无关,那这样的品类定位肯定是失败的,它的输出是浪费的、烧钱的,它的结果会很惨。

对照一下自己的品类定位,用认知与需求这两把逻辑的尖刀,看看你的品类定位是否准确?用“管我屁事”的标准看看你的定位输出语,是否与消费者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有关系?

【案例】

步步高点读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我们简单地思考一下5个原点问题。

在消费者认知里,点读机就是低龄学童学习用的一种简易电脑。这类产品的需求是有的,这个品类从小霸王学习机以来,20多年一直存在,似乎没有受到电脑普及的影响。

从品牌上看,步步高脱胎于小霸王,成为这个品类的代表;从价格体系看,都是工薪阶层能接受的,而且买学习机的费用大大低于去参加周末、寒暑假课外补习班的费用。那么,这样一个产品,扩大认知的最佳着力点在哪呢?

我们从特、优、利来分析:

如果讲特点,它所具备的功能就是一台专门用于学习的“类电脑”。20多年来,这样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它的进步是一些存储、使用功能的进步,没太多的特殊性。

如果讲优点,这个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在内容上,都是名校名师讲解;代言人,有各种各样的明星;价格上,大家不相上下;售后服务,从流程到承诺,都大同小异。

那就讲利益!这个品类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是什么?

点读机,当然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买。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如何督促孩子自己学习?这是每个家长每天苦思冥想的问题。监督孩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连哄带骗、“胡萝卜加大棒”的博弈过程。这个过程皆大欢喜的结果就是孩子自己很自觉地学习,成绩蹭蹭蹭地往上升,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于是,就有了品类定位语的输出:“步步高点读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你所给的,正是她所苦苦追求的,这样的认知,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