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同力的素质层级

如同其它其他岗位胜任素质一样,认同力素质在不同的岗位,对其需求也有所差别。认同力素质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信念层,它是指人用自我信念系统中形成并存在的信念为基准,与另外一种理念进行比对、匹配,得出认知差距。这种认知差距单纯从思维的角度,它是在求职者大脑中运行的,我们只能通过将其转化成行为才能感受到。它通常用于求职者对企业文化等理念方面认同度的考察,为便于甄别我们将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进行了分级。

一级:对于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没有从内心产生共鸣,思维与行为是以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为标准,并不在意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级:对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一定的理解,能产生部分理念共鸣;工作能体现出内在的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相信企业有发展前景,能主动关注企业。

三级:对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高度认同感,为自己身为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工作体现出很强的主人翁精神;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组织荣誉感强,积极地参加企业的活动;团队协作好,有为企业而牺牲自我利益的精神,有非常强烈的为企业发展奋斗的使命意识。

四级:对企业有极强的感情,有强烈的归属感,能时刻倡导和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及理念,为自己的所在的企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由从一级到四级,反映了对企业文化认同度的不断加强。,以此,来比对比求职者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是能力层,指人的认同思维层,它是对随即出现的理念认识的反应。如,某领导就“员工连续三次迟到即开除”的规定征求下属张先生的意见,张先生可能会表现出有这样几种反应:认为是不讲人性,坚决反对;认为虽然有不讲人性的成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认为既然提出了这一规定,领导一定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一定有理由,应支持。张某的每一种反应既代表了认同力思维的一个层面,第一种反应是最低层面的认同,第三种反应是高层面的认同。

如此,我们将认同的思维层面概略地分成三个层级。

一级,:对于外部的任何事物,只与自我信念系统中的信念进行比对,不思考任何内在或外在条件因素,也即‘“怎么想就怎么说,不会拐弯”’。此类人很自我、自负,难沟通、交流,不易改变。

二级,:在与自我信念系统中的信念进行比对的同时,还在考虑对方提出的理由,他会在内在的信念与外在的理由间寻找支撑点,他还会问寻另外的他人,如此后即会做出决策。此类人有一定的系统思考意识,不完全以个人好恶做出决策,属于人们常说的‘“说的进话去”’的人。

三级,:其面对问题时,首先不是拿出自我的信念系统中的信念进行比对,而是考虑对方提出的理由、是什么样的外部条件促使其做出这样的决策、决策影响人可能会有什么反应等,然后,才是与自我的信念进行比对。此类人善于系统思考,善于深入全面分析解决问题,主动沟通力强,其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具备高级认同力的人。

将认同力仅分为三个档级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多分几个层级,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岗位与求职者的认同力水平进行比对,将适合的人,放入到适合的岗位上。

之所以从两个层面描述认同力的层级,是为了理解方便,。其实,认同力很难进行拆分,每一个层面中都会隐含着另一层面的因素,切不可固守套路,应灵活理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