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的建议和常见方法

班组建设是提高企业组织整体执行力的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稳固的基础,企业组织的发展壮大就是空话。

班组建设的建议

班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班组建设切不可流于形式,我对班组建设的建议如下。

(一)明确地位,机制保证

班组建设必须纳入年度计划,年初就要对班组建设做出统一规划、整体安排,人力资源部应该设专人管理班组建设。组织建设没有组织保障肯定不行,有了组织保障还需要制度保障。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制定班组建设的组织办法和奖励条例,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源头。

如果仍把班组建设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这样的企业组织不会发展壮大,企业组织的发展后劲不足。为什么?首先,班组是企业组织最小的单位,也是基层单位;其次,企业的骨干力量都是从班组长中培养的;最后,企业的所有管理工作都从班组建设开始。

班组建设非常具体,一刻也不能脱离实际工作,班组建设是一个老话题,与时俱进,才会有新创意。

(二)开展活动,符合实际

班组竞赛是班组建设最有力的武器。班组可以开展拔河等活动,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交流感情,但这不是主流竞赛。主流竞赛一定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评比经营业绩、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创新建议、学习收获、协作配合等。每月或每季度确定一个竞赛主题很有必要,跨年度竞赛只要安排得当,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三)定期总结,及时奖励

任何好的管理方法如果不与考核和收益挂钩,都不能持久。因此,班组建设必须及时总结,及时奖励。奖励班组建设要注意以下五点。

(1)每月都做总结,兑现奖励;

(2)总结每个主题竞赛,兑现奖励;

(3)每年举办一次表彰大会,由最高负责人颁奖;

(4)每年选派优秀班组组长外出培训;

(5)从优秀班组组长中提拔干部。

班组建设的常见方法

(一)充分利用早、晚会

班组建设最大的难题不是内容,也不是方法,而是很难保证时间。干部外出学习一周甚至一个月都没问题,员工停工一天就喊要命。因此,班组建设要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班组成员每天都在一起——沟通方便,这也是班组建设的有利条件。早、晚会无疑是班组建设的最佳时机。

很多企业的早、晚会流于形式,内容千篇一律,有的员工一开早会就打瞌睡。早、晚会要有实效,必须把握三个重点:当天重点工作要重点说,昨日成绩要简明说,如有批评要婉转说。

(二)巧用看板管理和业绩曲线图

很多企业强行要求员工在工作现场张贴本企业创造的或者抄来的“格言”“警句”,内容不外乎“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不是暗示员工是“笨蛋”,就是恐吓要员工“滚蛋”,这对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悬挂看板,填好员工姓名,每日更新业绩曲线,让员工互相激励、互相鼓励。如果图表制作得更完善一些,连员工的收入都随表公示出来,把看板管理做到家,其管理作用不知要比恐吓员工强多少倍。

(三)成立合理化建议小组

组建合理化建议小组在国有企业有着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使其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合理化建议活动能集思广益,还具有投入小、效果好的特点,一直在企业管理中占据较高的地位。企业发展管理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必须设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如果让班组自由选择,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形式。合理化建议的质量和数量必须纳入班组考核的范畴,将成果记入参与者的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