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中低端消费的高产出,把握商机

为了使商业活跃起来,企业必须关注中低端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

2008年以来,我们工作室就非常关注中低端消费的高产出问题。中国很多著名的商业街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一线品牌不去商业街的定律也被打破,而那些知名商业街只固守高端品牌(盯紧灰色收入人群),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2009年,2010年,2012年工作室都承接过商业街改造战略定位策划的项目,这些投资商有一个共性,即要走高端路线。工作室提交的以中端消费为主,兼顾低端消费的策划方案遭到了投资老板的强烈反对,因为方案中对高端规划的策划不合老板的心意。有的投资老板甚至希望我对他们想象中的高端消费进行“填空式策划”。知名的战略定位策划机构会对这种想法的正确性进行“认证”。当然,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做,市场上的情况也不是这样。几年后,投资老板们发现工作室制订的战略是正确的。对于这几个项目,工作室强调的是消费低价,但不掉价,顾及面子的消费,以质量消费提升名气,通过消费叠加实现消费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打造“好玩的商业街”,从消费体验入手,既要“好玩”,又要强调内容,体现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但是,投资者往往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商业街进行改造。因为他们常出入高端场所,认为其投资的商业街也应走高端路线,没有看清消费趋势。2013年,“八项规定”出台,高端消费受到极大的抑制。一个坚持高端消费模式且设置较多高端消费场所的投资商有点后悔,他打来电话,疑惑地问:“为什么你认为中低端消费是未来消费的主流?”我说:“中低端消费不是中低档消费,我们必须照顾消费者的面子。此外,实用性和质量、品味同等重要。

全球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公司埃森哲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不包括占城市人口总数10%的城市最低收入人口,中国城市消费者中消费水平居于中低端者约占总数的70%,2013年,中低端消费者的消费额约2万亿美元,占全部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60%。2020年,这些中低端居民消费者的总支出将翻一番,达4万亿美元。

我认为2020年4万亿美元的消费还是比较保守的预测,因为根据我们工作室的观察,由于价格因素,在中国中小城市及中低收入消费者群体中,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中高收入者也加入网上购物行列,甚至出现消费者在实体店看中商品后,马上用手机上网比价的现象。网上购物的趋势正在催生巨大的消费增长的机遇,也激发了那些有钱没时间的人的消费欲望,我自己在网上的消费也成倍增加,网上消费背后的推动力是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设备的日益廉价和大众化的普及趋势,以及电商的日益成熟;消费者迅速向移动端迁移,消费品通过物流配送,这样就消除了大都市以外实体店短缺的购物壁垒,满足了那些没有时间逛商场的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如果商业街“有味道”,还是能带动人们,特别是有家庭和小孩的中产阶层人们的消费的。我发现,很多家庭因为有了小孩,消费支出是原来的3-5倍,这种情况在白领和中高收入群体中更加明显。始终为了孩子的消费模式,这个组合就是“好玩”和“有味道”,这种娱乐式的消费只能在实体店实现,团购一餐,之后还要解决孩子玩的现实问题。所以,在业态上,多布局与儿童有关的商业内容,这样做可以成倍地扩大消费。因此,商业“味道”要能够吸引小朋友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