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精益改善活动方针和目标设定
开展全面精益改善活动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达成企业经营方针的手段。因此,设定改善活动方针和目标时,要考虑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进行整合。反过来,在设定企业经营方针、计划时,要明确指出全面改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目标设定要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盲目设定目标值,即好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而且又具有挑战意义的。不好的目标却是相反,要么目标太高不切实际,要么目标太低没有挑战意义。
表1-19是一个不好的目标设定的例子,特别是那些“保持在……之上”一类的目标设定也是不科学的,既不能体现持续改进的思想,又不能激起员工的改善欲望。
表1-19不好的目标设定
活 动 目 标 |
评 语 |
原因说明 |
1年内将生产效率提高5% |
没有挑战性 |
过低的目标激活不了创造力,对手可能进步得更快。 |
1年内管理费用降低3% |
同上 |
|
5年内进入世界500强 |
相关性不够 |
缺乏依据而且与改善相关性不够 |
良品率维持在95%以上 |
没有挑战性 |
改善应该追求提升而非维持 |
比如,图1-17为某企业全面改善活动方针和目标。
(五)改善活动大计划的制作
我们认为开展全面精益改善活动必须以实际改善企业体制为目标,即以导入改善活动机制,促进全员参与和保障活动水平持续提升为目标,开展全面精益改善活动。
因此,制定一个达成以上目标可行的活动导入计划就是这个步骤需要完成的工作。
表1-20就是一个全面精益改善活动导入大计划的例子。
在导入全面精益改善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即首先制作样板线、样板区或样板设备,再将样板线、样板区或样板设备的经验进行推广,获得以点带面的效果。制作样板线、样板区或样板设备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就是通过局部的快速改善,向企业上层和员工展示改善活动的效果和威力,让员工体会参与改善活动的成就感,并对改善活动满怀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