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如何变成兵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创造转型,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文化产业、现代物流、ICT、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生机勃勃、迅猛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教育水平极大提高,大学教育也从精英教育演化为素质教育,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管理的主体,知识型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一方面,知识型员工自我意识更强,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成长平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另一方面,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的红海中,处处充满了竞争与挑战,需要知识员工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增加狼性。

显然,刚出校门的秀才们显然无法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商业环境,即企业生存环境无法控制,知识员工只有消除自身的秀才气,将书生样收藏起来,经过社会化、职业化,通过对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将理念转变为自己的信念,经过“武化”成长为有文化的战士。

(一)从秀才到战士

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学生太文弱,需要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洗礼,提高自身走向市场、面对竞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胜任力。文化培训、案例故事、演讲比赛等,这些文化举措只能解决文化认知的问题,无法将价值理念变成员工的信仰和追求,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指南。秀才变成兵要有硬措施、要有真功夫。其中,“武化”是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1.令行禁止,不折不扣

无规矩不成方圆。重规则是保证企业组织效率的前提,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员工要有规则意识,敬畏法度,尊重规则。尊重成文的和未成文的规则,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常识,反对经验主义、机会主义。江苏移动为了提高员工的规则意识,就从“办工区域禁止吸烟”抓起,省公司领导亲自抓、持续抓、“当作大事”抓,坚持至今。表面上看,吸烟是个人的小事,其实,禁止吸烟是组织的管理能力。员工也正是通过对“禁止吸烟”这样的小事不折不扣地执行,提高了自身的执行力。

2.责任管理,勇于担当

责任制造结果。负责是员工的基本素质,将组织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置于首位,直面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勇当责。员工在企业中的责任有别于在学校中的责任和在家庭中的责任,在工作中,错了就是错了,造成损失或事故,没有橡皮擦,也没有补考的机会,很多机会过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强化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的意愿与能力,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3.务本追远,知行合一

知识型员工的毛病是眼高手低,知道的很多,能做的很少,清议的很多,实干的很少。然而,再伟大的战略或创意也是做出来的,讲不出业绩,干才能成功。知识分子需要仰望天空,更需要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华为就有“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政策,防止员工好高骛远。

4.团结协作,拼搏进取

团结就是力量。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今天,团结协作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成功,80%靠别人的协助。对员工而言,个人没有完全独立的目标或任务,只是企业整体目标的分解。个人只有通过与同事的真诚合作,才能为组织创造有效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文人相轻”一说,也有“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固执,员工必须通过制度、流程强化自己的协作意识与能力。协作,“1+1>2”;不协作,“1+1<0”。

艰苦奋斗永不过时。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精神依然是今天的主旋律,企业生存是丛林法则;商场如战场,秀才必须克服恐高、晕血的毛病,将身体锻炼得强壮一些,将精神打磨得粗糙一些,敢于奋斗,追求卓越。华为员工参加“黑马训练营”,联想员工“入模子”,许多知识型员工通过“军训”或拓展训练提高了自身的战斗精神、进取精神。

(二)防止匪化与奴化

秀才们经过文化的“武化”变成战士,并进一步成长为有文化、自觉的战士。但是,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防止被利益诱导,成为雇佣兵,变成利益割据的山大王。

尊重人的合理利益需求,为员工提供组织诱因,是有效管理的基础。由于一些管理者将“奖金+考核指标”简单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俗称“以包代管”,用片面的市场机制代替管理行为,不注重组织能力建设,用生意人的思维管理企业,使企业内山头林立、帮派众多,员工睁着血色的眼,紧紧盯着“钱”。一旦企业遇到困难或面临更大的诱惑,便树倒猢狲散,没有人为企业负责。当年,如日中天的三株集团就是这样倒掉的。

还有一些企业家在自己的企业国王中君临天下,具有君主般的权威。如果企业家的智慧、经验与情感没有组织化,那么,制度权威、流程权威就很难构建起来。只有领导权威的企业一定是会议多、请示多、汇报多,当然,加班也一定多。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依靠权力推动,基于客户的责任体系无法运营。原本冲锋陷阵的将士变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眼中只有上级,没有客户,心里思量的是让领导满意。能够让领导满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如此一来,战士就变成奴才了。

防止秀才变奴才的有效方式是,自我批判、提高组织理性、强化客户导向、增强责任管理。

(三)不可小觑的80后和90后

知识分子成了就业的主力军,80后、90后逐步成为员工的主体。80后、90后大学生自身具有时代的特征,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资讯多、接受新知识快、选择机会多,与60后、70后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少年强则国强。80后已经成为组织骨干,90后也已经步入职场,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从“我的地盘我做主”到“我的青春我的路”,他们摆弄电器不需要看说明书;他们可以不看电视,但不能没有电脑和网络;他们的学习能力强,承受能力差;他们几乎不喝白开水,总是喝有味道的饮料……

“不好玩”是辞职的理由吗?是,对80后、90后而言,没有客观理由,就一句话:“这份工作不好玩。”深圳富士康公司附近的一个洗脚城,有许多技师曾经在富士康生产线上班,问她们为什么不在富士康上班,她们说:“不好玩!”郭台铭搞不懂,许多人也不明白,同为80后、90后的人才会明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互联网快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与60后、70后相比,生存环境不一样,历史使命也不一样。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提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长征开始时,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带领部队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区、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以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我们所熟知的胡耀邦、肖华,当时只有18岁,杨得志24岁、李先念25岁、王震26岁、杨尚昆27岁、罗瑞卿28岁、许世友29岁、陈云29岁。

现代企业也是少帅主帐,小鬼当家。杨惠妍、董思阳、刘畅、马克·扎克伯格、艾龙·马斯科,等等,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历史告诉我们,若干年后,这个世界最终由80后、90后主宰。他们将是新型组织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不仅要求“平等、参与、分享”,而且进一步要求“自主、掌控、意义”,把个性、自我实现、人生意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城市的年轻人是这样,第二代农民工也在往这个方向走。青年是未来,是希望。

在“镀金时代”通过“野蛮生长”而成长起来的传统行业土豪、老板、管理者不跟着变,就会被他们抛弃,所谓一代更比一代强,后辈会把前辈拍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