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令老板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我一年到头没少忙活啊,也挣了不少钱啊,怎么就是不见钱啊?!我挣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或者是,你问一个老板:今年你挣钱了吗?他会打开账本让你看看:利润表上显示我挣了不少钱么!这不是吗?你再问他:你挣的钱都到哪里去了?他则说:我也不知道啊!
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形容这种企业:打开账本黄金铺地,合上账本镚子皆无!我们都知道,镚子就是硬币的意思。明明利润表显示挣了很多钱,怎么可能一分钱没有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根上捋一捋。
企业卖了东西叫收入,但收入这个钱不能直接往老板腰包里揣。因为它不是劳动成果,还不能归老板享有。必须把各种成本、费用弥补掉,还得上交完各种税金,才能叫利润。
首先,要交纳各种税金。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企业应缴的各种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及关税及两项附加费用。增值税主要针对商品增值额部分所征的税。营业税是对商品全部价款征收的一种税。如果说增值税是一种差价税,营业税则是一种全价税。这一部分是国家要的,你必须得交,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
其次,要抵补各项成本和费用。不然,企业的再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生产各种产品得用原材料,企业要把直接材料这一部分抵补上。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必然得有工人,企业也要把直接人工费用抵补上。围绕生产的进行,必然还会发生一些间接费用,这在会计上叫制造费用。企业必须也得把它抵补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这三项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把产品生产出来还不是企业最终的目的,还必须把产品推向市场。在这期间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加到一起叫经营成本。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三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要卖东西得招业务人员,得打广告,这类支出叫销售费用。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企业必然要有一些专门的管理人员,开展各种管理活动,也必然要花钱。这类支出叫管理费用。另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筹集资金,与之相关,会发生一些诸如手续费、利息支出的费用。这类费用统称财务费用。
扣除应交税金及附加、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以后,营业收入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会计科目,叫税前利润。企业挣的钱并不能完全归自己支配,国家首先要抽一部分,这个项目叫企业所得税。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才构成企业的净利润。
在此基础上,要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才是可以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支付给投资者红利以后的净利润,叫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一项声索权,是对企业现有资产的要求权。它是一项权利,而不是一个实物。企业挣的钱到哪里去了?已经转化和体现在企业所有的资产当中了。这些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也包括一些小部分的现金。企业所挣的钱都让这些东西给占了。
企业挣了钱,但为什么手头又没钱呢?第一,你的利润本来就不实,有很多水分。你把东西卖出去了,但钱没有要回来。所以你挣的不是钱,而是一堆“账”!第二,你挣的钱让资产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