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店趋势:便利化,平台化,社区化

在谈细节操作打法前,我们需要先抬头看看趋势,只有清楚小店渠道整体的发展趋势,才可能有的放矢,提前布局,抢占市场。

显而易见,当前的小店渠道正走在“正规化”和“数字化”的道路上,要么被便利店品牌收编,要么对接京东新通路和阿里零售通,要么积极向社区小超转型。

第一点,便利化必将是小店未来的重要出路之一。全国30万家便利店在各层级城市市场离散分布,一线城市的便利化进程正在快速进行中,二三线城市相对缓慢,四五线城市处于萌芽状态。

排名前三的中石化易捷、美宜佳、昆仑好客门店均已超过2万家。当然,中石化易捷和昆仑好客虽说是小店,但在快消厂家的渠道规划中,一般隶属特通渠道。

小店渠道无论是被平台或连锁零售企业收编,还是依靠店主自身发展,便利化和社区化趋势已经无法被阻挡。专业化经营管理和总部集约统采统配更加符合社会化分工和消费者对小店业态的需求趋势。

第二点,平台化。随着以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为代表的全国性B2B平台,从2015年先后以商品供应的形式介入单体小店。小店拥抱新零售,平台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

从最新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两大平台对外称覆盖了全国200万小店,月活不到100万家,未来覆盖200万~250万家也许是这两大平台的极限值。 

小店平台化后,显然订单和支付的数字化对品牌商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小店的打法可以和过往完全不一样。

城市经理要明白,虽然已经是平台化的门店,逐步有了自主下单的意识,但全国200万家小店也是超级复杂、超级离散,如果没有平台大促,小店店主依旧不会主动下单,加之小店店主对于新零售的理解度和接受度瓶颈也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真正自动自发的整齐划一。

第三点,社区化。全国600万家小店,除去30万便利店和200万平台化小店,依然有400万以上的小店分散在各级市场的毛细血管,这些门店也是城市经理责无旁贷的目标网点。这部分小店要求的服务难度更大、管理颗粒度更细、产品分销选择要更精准。

针对上述三大趋势(便利化、平台化、社区化),面对小店这个最广大的渠道,即使对于水饮、休食、啤酒等高频品类而言也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难以完全掌控,覆盖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更别说相对低频的日化品类了,一线城市经理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