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体化的时间管理

其实,人们研究时间管理早有历史,史蒂芬·柯维认为时间管理理论可分为四代。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提出,人们应该通过便条、备忘录合理地安排时间与精力;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运用日程表反映计划性的重要性;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则告诉人们要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再通过每日计划分配时间,争取达到最高效率。这三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对我们的日常工作都有实际帮助。以下方法则是三代时间管理的具体化。

​ 写出长期、短期目标。

​ 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 打电话尽量简洁。

​ 尽量不午睡。

​ 每日早点开始工作。

​ 每天安排“安静时间”。

​ 不断努力使每次拜访都是合格的“产品拜访”。

​ 每天努力接近目标。

​ 利用计划日历来安排“要做的事情”。

​ 根据重要性而非紧急程度来决定先后次序。

​ 安排每日的工作日程。

​ 将文件按重要性进行分类。

​ “打开公文包,随时可办公”以防意外耽搁。

​ 比完美主义者更在意时间。

​ 充分利用在途(包括旅行)的时间。

​ 淘汰无益的活动。

​ 经常说“不”,不要自愿去做一切事情。

​ 不要让文件堆积如山,应及时处理。

​ 沟通无误,专心聆听。

​ 不要被动阅读,找寻思想,使用荧光笔,并记笔记。

​ 不要储存杂志,只保留有用的文章。

​ 尽量早做计划。

​ 热爱现在的工作及找一份会热爱的工作。

​ 重复性的工作应建立书面程序。

​ 不要在小事上纠缠。

​ 出现危机时,马上考虑如何防止再次发生。

​ 交给别人完成的事要有完成期限。

​ 真正必要时才开会。

​ 会议应简短、高效和有结果。

​ 备忘录要简短。

​ 使用“授权记录”来记录安排给别人的事。

​ 必要时让别人帮忙。

​ 不要让别人在你的“黄金时间”打扰你。